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8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43篇
劳动科学   11篇
民族学   37篇
人才学   12篇
丛书文集   233篇
理论方法论   44篇
综合类   576篇
社会学   42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考察奈达一生的学术活动轨迹和他的翻译思想演进历程,可以看到:与其立说奈达是一位“ 翻译家”,不如说他是一位语言学家和翻译理论家;他的翻译思想始终处于不断调整和完善的过程中,在没有完全得到实践的验证之前,目前还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他对翻译理论所持的怀疑态度,不仅反映了翻译问题的复杂性和他的翻译理论的局限性,更说明了区分应用翻译理论和普通翻译理论的必要性以及建立翻译学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42.
本文通过对《蝴蝶梦》中译本中存在的一些误译进行简单的评析 ,从“信”、“达”、“雅”三个角度对翻译的标准及翻译中应注意的问题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3.
对"修辞"之"辞"的本义,至今没有一致的看法.证之以《周易》原文,《说文解字段注》及其它典籍,《说文》中之"辞"应为"说也";《易·乾·文言》中"修辞"之"辞"应是"文辞"、"言说"之义.  相似文献   
44.
"达"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儒家和道家对"达"的理解各有不同.魏晋时期的上层妇女在典型"达"风的熏陶之下,体现出自然放越的道家精神的"达",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45.
<助语辞>以"俗语"为释是它的一大训诂特色,而且其解释大都准确."俗语"当指现代"土话".其意义和价值表现在第一,在虚词研究史上首开以口语解释文言之先河;第二,所保存的"俗语"资料具有语言研究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46.
辞趣类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辞趣是陈望道首先提出来的一个术语 ,它是一类能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言语现象。文章立足于辞趣的三种主要类型和修辞效果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47.
本文梳理并论述了以"诗无达诂"为导引和核心内涵的中国古代文学接受理论的发展线索,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它各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和总体特征,追溯了它的理论源头和对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8.
综论仿拟辞格的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我国20世纪中仿拟辞格由‘‘称说各异”到确认定名的过程,论述了修辞学界有关仿拟辞格与相近辞格及非辞格之间辨析的种种情况,并提出了关于辞格界定的基本原则和正确态度.  相似文献   
49.
汉人"辞"赋"之称,与"乐府"有直接的关系.乐府采楚地民间歌谣及文人作品,在朝廷配乐歌唱,作为制音协律的底本,故称"楚辞";同时它又可诵读,其诵读形式便被称为"赋".于是在今人看来,"辞"与"赋"在这里似乎被混同了.  相似文献   
50.
张华清 《职业》2013,(11):64-64
己达达人,意为自己先要做得到,才能要求别人做到。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老师是学生直观的、活生生的榜样,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老师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老师必须严于律己,言行一致,为人师表,为学生树立正面的榜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