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02篇 |
免费 | 31篇 |
国内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44篇 |
劳动科学 | 11篇 |
民族学 | 39篇 |
人才学 | 12篇 |
丛书文集 | 240篇 |
理论方法论 | 47篇 |
综合类 | 594篇 |
社会学 | 47篇 |
统计学 | 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篇 |
2023年 | 75篇 |
2022年 | 71篇 |
2021年 | 58篇 |
2020年 | 12篇 |
2019年 | 22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15篇 |
2016年 | 25篇 |
2015年 | 28篇 |
2014年 | 78篇 |
2013年 | 24篇 |
2012年 | 59篇 |
2011年 | 49篇 |
2010年 | 56篇 |
2009年 | 57篇 |
2008年 | 64篇 |
2007年 | 48篇 |
2006年 | 57篇 |
2005年 | 36篇 |
2004年 | 38篇 |
2003年 | 25篇 |
2002年 | 34篇 |
2001年 | 29篇 |
2000年 | 26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顾元华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0(4):27-29
以David Hawkes《葬花辞》译文为例,从静态性与动态性、主观性与客观性、一元性与二元性、修饰关系与述谓关系等角度浅析英语与汉语在词法、句法、篇章结构等方面存在的差异。 相似文献
52.
汉人"辞"赋"之称,与"乐府"有直接的关系.乐府采楚地民间歌谣及文人作品,在朝廷配乐歌唱,作为制音协律的底本,故称"楚辞";同时它又可诵读,其诵读形式便被称为"赋".于是在今人看来,"辞"与"赋"在这里似乎被混同了. 相似文献
53.
任竞泽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1):38-42
王应麟的文体学思想主要体现在《辞学指南》和《玉海.艺文》两部著作中。对所著录的大量文体,两书均依刘勰"原释选敷"这一文体研究方法进行阐述。其中,不但汇聚了丰富的文体概念范畴术语,而且集中体现了他鲜明的辨体理念。既有"综罗文献"之功,也能出之己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体学思想体系。王氏丰富的文体学思想的构建和形成,与其"综罗文献"的史学思想,师承朱熹、吕祖谦、真德秀等通儒硕学,以及以"博学宏词科"出身为荣耀等学术背景都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54.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其发病率在一般人群中约为29·3%,而在老年人群中则高达66·3%[1]。血压升高可导致严重的心、脑并发症及多脏器功能衰竭,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因此,积极有效地控制血压显得尤为重要,强效稳定的降压并使血压达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2]。乐卡地平(lercanidipine)是新一代的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具有新颖独特的膜控药代动力学。本文以硝苯地平缓释片为对照,观察乐卡地平对老年高血压的降压效果以及不良反应。1·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55.
涂兵兰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5(1):151-154
严复提出了翻译标准中信与达的关系,指出达是信的保障,信足达的最终目的.翻译中译文的通达、流杨是译丈赢取读者、获取社会效益的标尺. 相似文献
56.
墨家对语用谬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世界三大源流之一的中国古代墨家逻辑是一种论证逻辑,墨家对谬误的研究促进了墨家逻辑的形成.由于中国古代汉语的特点,墨家又着重研究了语用谬误.从墨家语用谬误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古代逻辑即辩学的特色--词项符号的语义、语用理论. 相似文献
57.
<助语辞>以"俗语"为释是它的一大训诂特色,而且其解释大都准确."俗语"当指现代"土话".其意义和价值表现在第一,在虚词研究史上首开以口语解释文言之先河;第二,所保存的"俗语"资料具有语言研究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58.
歌弦唱奏方式与辞乐关系--乐府唱奏方式研究之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炼农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5(2):186-190
本文在充分利用文献材料的基础上 ,吸收前人研究成果 ,重点探讨乐府唱奏方式对辞乐关系的深刻影响。文章通过细致的分析和考辨 ,提出了如下几个崭新的观点 :(一 )“相和曲”与“三调歌”均曾以“行”命名 ,二者共有“丝竹更相和”的音乐特性 ,而用“丝竹”表演反映的正是“行”的本质 ;(二 )魏明帝相和歌改制与列和笛律的使用直接相关 ,多种表演手法与技巧的综合运用、叠奏和“相和”等唱奏方式的交错组合皆因笛律的统领而最终得以实现 ;(三 )“歌弦”的本义乃“歌所弦之曲” ,有用“器”与不用“器”之分 ,正是后者的普及才产生出了歌乐重奏的“歌弦”唱奏方式 ,后世称为“着辞”。 相似文献
59.
三世异辞(即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与新周、故宋、以《春秋》当新王(三统说),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内外说),合称三科九旨,是董、何《公羊》说之总纲。惟三统与内外说重义不重辞,易为凭虚蹈空之弊;三世说则义、辞并重,是理解其余二科六旨的重要线索。董、何的三世说,含恩情、王化义;董、何的异辞说,含微辞、托辞例。由微辞、托辞,知恩情、王化之分;由恩情、王化之分,知三统与内外说之所指,则三科九旨可以相互贯通。 相似文献
60.
杨司桂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7,(4)
奈达翻译理论是一种建构在20世纪60年代对《圣经》翻译的实践研究基础之上且被许多中国学者认为已经"过时"了的翻译理论;而胡庚申的生态翻译学是构筑在生态学基础之上且被许多中国学者认为是当下的"热点"译学理论之一。通过对这两大理论在文本选择、语境、译者因素以及文本转换等维度之比照阐释,我们发现,奈达的翻译理论在当下不仅没有过时,还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及强大的生存力,在某些方面比生态翻译学还略胜一筹。最后,基于奈达翻译理论的视角,文章对生态翻译学今后之建设提出美芹之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