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3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17篇
管理学   58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11篇
丛书文集   747篇
理论方法论   109篇
综合类   871篇
社会学   36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129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考察了卢卡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进行探索和重构的历程 ,指出他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的价值取向是反对那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科学主义、实证主义、经济决定论式的理解 ,其基本思路是以“历史”为基础 ,以“实践和辩证法”为中心 ,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为主体实践论的哲学 ,文章对卢卡奇的“社会存在本体论”对他早年思想的超越及其理论贡献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82.
唯物辩证法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经历了从理论系统化到实际应用、理论创新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奠定了辩证法的唯物基础,列宁形成了辩证法构想,毛泽东建构了完备的对立统一理论形态,提出了辩证法的新规律,积极弘扬了列宁的"构想".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邓小平创造性地应用列宁的"构想",创立了以"两手抓"为特征的矛盾运筹论,凝炼概括了一系列辩证范畴,把列宁的"构想"转换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战略与实践活动的辩证法形态.  相似文献   
983.
金岳霖先生和冯契先生曾就认识论(知识论)是否具有人文关怀的问题展开过讨论.我们采取了冯契的观点,即认识论不仅要研究认识何以可能的问题,而且要研究理想人格如何培养的问题.冯契观点承续的是中国哲学的"尊德性而道问学"的传统.对于辩证法,我们从分析主观和客观的辩证关系入手,说明了辩证法所包含的人文情意.对于本体论,我们由实事求是出发,阐明了本体论的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984.
文明之间能够乃至必须对话,但文明对话一直充满陷阱和误解.中国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对话是被历史证明了的较为成功的例子.然而这一对话也不是不合话语环境的"误解".中国有一个特殊的传统思维模式可以叫做"通变",它得以产生的根基是完全独立于马克思主义的西方传统之外的传统."通变"实际上是一种具特质风格的思维或哲学.通变哲学看到的世界是个和谐的充满互系关系的、自然和自为的,或者说是千变万化之中贯穿连续的世界.延续在变化之中延伸因而天地万物互系;人也因此将自己看成是这样的互系之中与自然的连续.正是这一传统在中国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认识和再阐释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当马克思主义的"dialectcs"变成了中国的"辩证法"的时候,汉语的语言特点实际上使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经过了一个重新组合过程,进入一种新的语境文脉.  相似文献   
985.
要做好信访工作,进一步巩固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在信访工作中坚持辩证法,不搞片面性。具体地说,就是要走出“四重四轻”的误区。  相似文献   
986.
柏拉图剖析了当时“智者”的“修辞术”惯用的蒙混手法,阐明了正确的修辞原则,特别提出要以分析──综合的辩证法作为文章写作的方法论.柏拉图以哲学家的眼光讨论文章写作问题,其见解具有与中国古代文章家不同的独到、深刻之处,值得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987.
实事求是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典范应用,它包含着深刻的辩证法思想.实事求是的首要任务是研究客观存在的"实事",而"实事"是一个包含着诸多矛盾并且处于不断变化过程的复杂统一体,这在客观上要求主体的"求是"活动必须是全面的、发展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体必须克服主观及客观的局限性,真正求得事物的规律性作为行动的向导.  相似文献   
988.
辩证法作为一种独特的理论思维,有其存在的"本体论承诺".辩证法也就生成于对其"承诺"的"本体"的寻求、批判之中,因而辩证法总是与本体论纠缠在一起的.批判性是辩证法的内在本性,但这一批判本性,决不是一种对事物的简单否定和反驳,而是对其所承诺的"本体"所内含的"矛盾"的反思和批判.正是这一反思和批判,最终实现了马克思以人的生存方式为"根本"的实践批判的辩证法的本体论革命.  相似文献   
989.
文化安全在本质上是国家身份与认同的安全,不仅涉及文化主权和文化实力,而且涵盖文化沟通与社会整合。国家在维护文化安全时,需要妥善处理好三个基本的辩证关系:身份的自治与联系、身份的统一与多元以及身份的稳定与变化。国家若要有效保障文化安全,既要强调身份的自治权,又要关注地方与国际社会的意愿,在理性运用权力、努力积累共识的基础上,建构积极的国家认同与文化安全共同体。国家在发展统一性之时,应为族群文化开辟生存空间,保障它们的文化权利与社会公正,缓解民族张力,促进社会融合。国家在维护身份的稳定性时,不仅要注重传统的延续,而且要不断进行自我更新,提升综合国力和文化竞争力,增进民族自信及其国家认同的感召力。  相似文献   
990.
刘因灿 《理论界》2011,(5):92-93
冯友兰是第一位从中国哲学史的广阔视野研究毛泽东思想的哲学史家。他着眼于从毛泽东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揭示毛泽东的认识论和辩证法思想对中国传统哲学的继承与发展。同时,他站在传统哲学辩证法思想的立场,就毛泽东的辩证法思想与中国传统哲学精神相背离之处提出了个人的见解。尽管他的某些观点富有争议,但对我们把握毛泽东思想的理论特色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