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9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5篇
丛书文集   86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122篇
社会学   5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01.
余群 《船山学刊》2016,(3):83-89
对于刘宗周的学术宗旨,大致有三种观点,即刘汋的"诚意"说,黄宗羲的"慎独"说,还有今人东方朔等人的"诚意即慎独"说。三者各有所据,都有道理。但是,"慎独"与"诚意"毕竟不能完全等同,因此,为了避免概念混淆,有必要区分两者辩证统一关系。其实,从辩证方面来看,它们分别是性与心,本体与工夫的关系。从统一方面来看,从"慎独"转向"诚意",是下手的工夫;从"诚意"升至"慎独",则是"下学上达"路径。刘宗周同提两个概念,原因有三:对往圣绝学折衷归一;纠正当时学术上的偏颇;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02.
人才资本价值在本质上体现着人才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辩证统一.追求人才资本价值的实现是人才活动的内在动力,也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要真正实现人才资本价值,人才主体必须具备主观条件,社会也必须提供相应的客观环境.本文在人力资本概念的基础上,对人才、人才资本及其结构形态、人才资本价值的计量进行了分析,为人才资本价值的实现提供一个新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103.
本文通过对人的本质问题的再研究 ,认为劳动是人的类本质 ;社会性是人的个体本质 ;类本质和个体本质的辩证统一 ,就是人的本质。  相似文献   
104.
伦理学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哲学分支学科,既需要直面社会中的具体道德问题,又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诸多前提性的追问。这样的研究始终以实现人本逻辑与科学逻辑的辩证统一为目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王雨辰教授的新著《伦理批判与道德乌托邦——西方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14年4月版)就集中体现了这样一种努力。本书以经典西方马克思主义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为研究范围,把西方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分为应用伦理和社会伦理两大部分,  相似文献   
10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它可以分成国家、社会、公民个人三个层面。社会正能量的内涵是“奋发向上、理智和平、兼容并包;知荣辱、讲正气、比奉献、促和谐”。核心价值观和社会正能量二者在根本上是统一的。  相似文献   
106.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的一部长篇小说,是一部对封建时代的生活深恶痛绝和愤怒抗议的巨著,是一部对封建社会予以全面批判的现实主义杰作。有着完整的悲剧性格的林黛玉,生动地体现着一个叛逆的贵族少女在封建礼教重压下的悲惨命运,在生理上和精神上承担着因袭的重负。她渴望自由,追求着自主的婚姻和爱情。但是,在腐朽的贵族社会里,这样的人是没有生活权利的。  相似文献   
107.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从个性与共性、开放与自主、整体与要素、整体与层次、结构与功能、主体与客体等多层面揭示了社会有机体特性,启示我们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要处理好独特道路与普遍规律、开放发展与独立自主、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结构调整与功能释放、发展目标与改革目的等诸多辩证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108.
本文首先阐述了生态经济的本质,接着从生态经济与人的关系、人类经济活动与生态之间存在的问题、生态经济与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等三方面进行分析,每一方面又具体细分为几个小方面,对生态经济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辩证关系进行了全方面的解读,为今后正确处理生态经济与人类可持续发展问题提供了理论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9.
自然与意识的关系问题是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恩格斯在吸取前人关于自然与意识关系问题合理内容的基础上,基于实践的观点阐释了自然与意识的辩证统一关系。恩格斯认为,意识作为人脑的机能,既是自然的产物又是人的实践的产物,自然与意识通过人的实践达成辩证统一。一些西方学者认为,恩格斯关于自然与意识的辩证统一观点是在形而上学的物质本体论基础上的机械反映论。他们之所以如此苛评是因为其未能坚持自然与意识关系问题上的物质前提,具有唯心主义倾向。其实,恩格斯的自然与意识的辩证统一思想,彰显了本体论与认识论的统一,实现了对以往自然观的超越。该思想启示我们,要立足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实现自然与意识的统一,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对自然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在不违背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0.
作为人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灵魂是人的内在本质或内在规定性,它携带着生命历程的进化信息,是人的先天秉性;它提供了生命的初始能量,是人生命的原动力。人的生命现象实际上就是灵魂与肉体的辩证统一过程。灵魂与肉体的结合是人生命的开始,灵魂与肉体的分离是人生命的终结。中国早期哲学尤其是道学与佛学基本上正确地把握到了灵魂这种生命本体的客观存在,并准确地认识到了灵魂与肉体的辩证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