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30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49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今日南国》2008,(24):F0002-F0002,1
龙州,一座具有1200多年历史的边境商贸名城,位于祖国的南疆。在桂西南隅左江的源头,处于大青山和苗岭山脉地带,与越南山水相依,边境线总长184公里,全县辖12个乡镇,总面积2317.8平方公里,总人口26.98万。境内有一个国家一类口岸水口口岸,有一个国家二类口岸科甲口岸,有水口、科甲、那花、布局等4个边民互市点,是我国通向东盟国家的主要陆路通道之一。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述了近几年来云南边境贸易在边民互市、边境小额贸易和边境地方贸易方面迅速发展的现状,阐述了云南边贸得天独厚的区位、地缘、族缘。悠久历史等优势,指出并分析了制约云南边贸扩大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发展和扩大云南边境贸易、促进对外开放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边境地区是中国与沿线和周边国家“互联互通”的关键节点和重要枢纽,在长期的历史交往与演进中所形成的跨国民族性质乃是其基本人文特征。因此,着眼于双边民族的互动交往交流,推进边境区域、跨国民族等研究融入世界民族视野,以满足新时代要求,是民族学人类学面对的主要议题。基于现实考量、学术反思与田野分析,认为在中越边境地区,越南边民的生活、节俗等入境消费习性与跨国熟人关系有着密切的正相关性,其实质是“一带一路”倡议真正惠及沿线国家和地区民众的反映,是国家之间睦邻友好、跨国民族和谐互动的基本表现。在新时代,应不断从理念上创新民族志研究方法,以期在推动民族学人类学发展的同时,为人类发展贡献出真正的学科智慧。  相似文献   
14.
1898~1910年,法国在晚清帝国的边陲云南,修筑作为他们殖民权力话语表征的滇越铁路,西方“他者”的进入打破了边民社会的秩序。在面临着家园土地的流失情境中,边民社会从其“地方性知识”系统中,寻找西方“他者”行为的不合法性。“土地”作为边民社会的最重要的资源,成为了边民话语表述的媒介与抵抗斗争的标的,而法国殖民者最终的路线选择则完成了边民社会历史叙事,边民社会与法国殖民者围绕滇越铁路的修建书写社会的历史,实现地方性知识系统的重构。  相似文献   
15.
广东瑶汉商品互市自明代以来,历经清代的发展,商品互市的种类不断增多,互市的方式由原先以圩市贸易为主发展为民国时的驻扎商和行脚商两种方式,互市商品的运输方式也出现了变化.在瑶汉长期商品互市过程中,虽然出现了一些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的价格欺诈和不等价交换现象,但是瑶汉两族互惠互利、友好合作、共同发展的经济关系始终处于主流.  相似文献   
16.
"朝贡体系"论是当今海外学术界诠释古代中国对于东亚贸易体系所起关键作用的一种理论。东亚贸易体系最初形成,滥觞于安史之乱后淄青镇节度使的经济利益驱动,由于他握有唐朝对新罗和渤海国交往的涉外权利,以登州港为中心,地跨唐朝与新罗、渤海两国间的走私贸易开始出现;在淄青镇李氏割据势力被平定后,张保皋所主导的登州与新罗、日本间的海运贸易也渐成规模;五代十国以及宋元以后,随着以市舶司制度为核心的"互市体制"的确立,东亚海运贸易网络也不断发展。从历史的长时段观察,"朝贡体系"论既不能作为东亚贸易体系之表征,也不能说明前近代东亚贸易体系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7.
在地区主义盛行的东亚板块,特别是在东南亚地区主义的边缘地带,存在着地区主义下的边民认同和跨界民族认同,在某种意义上,这两种认同超越了对其国家的认同,这种现象是边民和跨界民族应对经济全球化浪潮冲击下的自我保护和自我定位?还是新民族主义的另类?边民主义与跨界民族主义与地区主义有何种关系?这是必须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边民互市是边境地区常见的经济贸易活动.从绿春县平和乡边民互市的情况可以看出,边民互市具有增加边民收入,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边民互市不仅加强了两国边民的联系,增强了两国边民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对增强我国边民的国家认同感起到重要作用,客观上达到"怀柔远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以茶治边”的经济前提是茶叶生产的发展和税茶榷茶制度的实施。其理论基础则是依据“番人倚茶为命”而建立的所谓的“以茶驭番论”。并以此为前提制定了茶叶经济政策尤其是茶马互市政策 ,一方面垄断茶马市场 ;另一方面 ,又对西北游牧民族上层实行“以茶赏番”政策 ,从而加强对西北地区的联系与统治。这一政策对国家的统一、巩固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西南边疆有着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特点,跨国族群之间借助地缘的便利,持续着亲密的血缘、亲缘交往,从而塑造了两国边民之间特殊的共享社会资源、和睦共处的生动画面。以那坡县那孟屯边民跨境谋生个案为例,以文化策略为视角,运用经济人类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不同时代边民的谋生方式进行描述和分析。以此探讨边民如何借助身边有限的文化资源,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提升为一种文化策略的发生,最后演化为传统知识并运用到现实生活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