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5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26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290篇
人才学   18篇
人口学   8篇
丛书文集   271篇
理论方法论   64篇
综合类   779篇
社会学   98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早在商周时期,土家族先民就繁衍生息在湘、鄂、渝、黔四省接壤地区, 受地理环境、自然和经济条件影响,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习俗文化土家族习俗文化丰富,风格迥异,主要反映在其居住、服饰、婚娶、生育、节日、丧葬和日常劳动等方面,西兰卡普、吊脚楼等有很强的生活实用性,“过年”、“社巴节”、“四月八”、“六月六”等节日则带有很大的游乐性质。二、语言文化土家族有自己的语言,没有文字(通用汉文),其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羌语支。土家族有两个方言,即:南部方言(现有4千多人),北部方言(有17万多人)…  相似文献   
32.
凉山彝族的丧葬习俗历史悠久、仪式复杂,较完整的保留了原始风貌,反映出浓厚的原始宗教文化色彩,同时也透射出凉山彝族的鬼神观、生活禁忌、性别意识,以及通过祭祀圈反映出社区内部的交往情况,是研究彝族民俗文化和宗教生活的活素材.  相似文献   
33.
林旭 《民族论坛》2006,(3):16-17
春去夏来是贺兰山最为妖艳的时节,草青得滴得出翠来,树绿得冒得出油来。受宁夏回族自治区专门负责重建西夏文化的相关部门的邀请,四川丹巴县的卢阿姆等三名美女出访宁夏,认祖归宗。她们身着西夏皇宫服饰,樱唇含笑,俊目流盼,略带点西方风味的俏丽容颜与无可挑剔的风姿,在美丽的贺兰山立即引起轰动。丹巴有个美人谷,美人谷里有美人,人们奔走相告。爱慕的、探奇的、惊讶的、审视的、赞赏的、好色的,各色各样的游人涌进了丹巴,在一个个沟谷间、古碉下、寨子里,挨着、挤着、移动着,一伙比一伙热闹。笔者不久前也被挟裹进了这股寻幽访美的热流中,…  相似文献   
34.
赫哲族伦理道德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赫哲族的伦理道德是赫哲族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它在赫哲族人民的精神生活中起着直接的规范性作用。这也表明赫哲族是一个极为讲究伦理道德的民族,其伦理道德既是中华民族传统伦理道德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又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赫哲族伦理道德在赫哲族人的生活习俗、民间文学等诸多方面都有十分具体的体现。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对赫哲族伦理道德的特点进行分析,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通过吸收和改造,使赫哲族的传统道德和社会主义道德相统一,是本文研究的主旨。  相似文献   
35.
凉山索玛花     
白扬 《民族论坛》2006,(3):32-33
凉山的彝族人常常这样说:蓝天上最美丽的是金色的太阳,夜空上最美丽的是圆圆的月亮,春天里最美丽的是明艳的索玛花。索玛花是彝族人的族花,彝族人喜欢用索玛花喻女子——一个民族,竟是对这凡间的精灵如此宠爱。彝族素来就有选美的习俗,3000多年前的古彝文就曾有过相关记载。大自然馈赠给千里大凉山青山绿水,和风丽日,凉山的村村寨寨,美女如云,流光溢彩。凉山彝族选美的习俗,来自远古“孜孜宜乍”、“呷莫阿妞”(彝族远古美女名)等民间传说,来自彝人对自然纯朴、活泼兴旺生命的崇尚。彝族民间选美,草坪为舞台,蓝天作幕布,太阳调光,风儿伴奏,…  相似文献   
36.
本文旨在简要论述藏族崇白习俗在历史传承过程中发展及演变的轨迹和脉络 ,探索在民族文化的现代化进程中崇白习俗得以强化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进而思考民族文化面对现代化的冲击何以自处及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7.
本文运用考古和文献材料 ,对六朝时期儒释道“三教”对岭南地区丧葬习俗的影响作了分析 ,认为三教或单独或综合地产生影响 ,使此期岭南地区的许多丧葬习俗留下了它们的烙印  相似文献   
38.
从物质行为的研究视角出发,采用田野调查方法发现紫陶的装饰工艺是由文人与工匠两个群体合作完成的,各有不同的物质行为模式。文人的物质行为主要是书画创意与设计,创造书画装饰的经典母题与流行样式。工匠的物质行为则是创意的实现,通过多项工艺制作紫陶,体现工匠的技艺、手感与身体行为。正是得益于精英文化与民间文化的互动,成就了建水紫陶作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的辉煌。  相似文献   
39.
死亡是人生的最后归宿,丧葬是对一个生命结束的最后处置仪式和对生命体死亡超越的一种寄托。中西方传统丧葬在举办主体及程序、墓地选址及建设、丧葬基调、丧葬用具等习俗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从中可以折射出中外文化的不同。受中国城市化建设以及西方文化在华传播的影响,中国现代丧葬仪式开始呈现出程序化、中西文化交融的特征。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摒弃封建迷信的同时,中国应该继承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发出文化最强音。  相似文献   
40.
"木吉卓"既是羌族释比经典的重要部分,也是羌民族民间文学的优秀代表.本文首先简要评述关于"木吉卓"已有的研究成果,而后从文化人类学角度分析"木吉卓"所反映的羌族婚姻习俗,以窥视出羌族婚俗变迁的轨迹及婚姻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