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3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8篇
管理学   120篇
劳动科学   49篇
民族学   28篇
人才学   42篇
人口学   41篇
丛书文集   241篇
理论方法论   98篇
综合类   904篇
社会学   668篇
统计学   3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259篇
  2013年   180篇
  2012年   194篇
  2011年   204篇
  2010年   245篇
  2009年   172篇
  2008年   203篇
  2007年   117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越来越多的职业女性因忙于事业而忽视了自我保健,即使身体发出警告信号也不当回事,从而出现各种疾病,导致生活、事业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想要在职场激烈的竞争中拥有强健的身体作后盾,就一定要学会发现身体发出的报警信号,根据情况及时调理或就医.  相似文献   
92.
近年来,高校英语教材中采用的卫生健康方面的文章呈上升趋势,其中涉及的“疾病”名词多而且杂。如何将某些出现频率较高的名词进行分类,方便学生掌握,一直是教师关注的焦点。从炎症疾病、传染病、癌症、老年病和其他常见疾病等五个方面,对与“疾病”相关的英语高频词进行归类,并制定相应的学习策略,有助于学生克服畏难情绪,逐步认识、熟悉、掌握这些词汇。  相似文献   
93.
健康顾问     
夏秋之交疾病的预防立秋之后,天气由热转凉,是发病较多的时节,那么夏秋之交应预防哪些疾病的发生呢?感冒由于秋季气候忽凉忽热,是伤  相似文献   
94.
我国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着群体预防任务。在开展疾病控制、科研及健康教育等业务活动中,形成了大量的业务技术档案。从全国来看,各地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这部分本应构成疾病预防控制档案主体的疾病预防控制业务档案采取的管理模式不尽相同,有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是采用科存档案中心存目录,有的则分散在科室,或固定人员管理,或干脆  相似文献   
95.
周贻谋 《老年人》2009,(6):53-53
在各地的百岁老人中,固然不乏身体一贯健康而始终无重大疾病者,但带病养生而获得高寿的同样不少。  相似文献   
96.
《现代妇女》2009,(3):25-25
问:王某与丈夫张某于1979年10月登记结婚,生有一儿一女均已成年。结婚以来,王某先后做过盆腔感染手术、胆囊摘除手术、子宫肌瘤切除术,遗留有大网膜与前腹壁、膀胱广泛粘连等病症。并患有焦虑症、血小板减少、轻度脂肪肝、大脑左半球功能减退、颈椎病等慢性疾病。经司法医学鉴定认为,王某综合评定为六级伤残。根据脏器切除手术后遗留的后遗症并发症和现患有的上述慢性疾病均影响正常的劳动和生活,存在长期的医疗依赖和部分护理依赖。  相似文献   
97.
想想 《现代妇女》2009,(2):44-44
身为女人,天生多了乳房这样既伟大又脆弱的器官。她成就美丽也摧毁美丽,她哺育生命却又让生命岌岌可危。 你知道吗?中国每年约有4万妇女,平均每天约120人死于乳腺疾病。在时下这个生活节奏日益紧张的时代,“乳腺亚健康”已经慢慢走近你我身边。  相似文献   
98.
《老年世界》2009,(6):34-35
心悸是患者自觉心中跳动,心慌不安,甚至不能自主的一种病症,亦称“惊悸”、“症忡”。 【病因病理】 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与体质虚弱,血不养心,情志刺激,心神失宁及外邪入侵,邪伤心脏有关。  相似文献   
99.
老年人由于心肺功能衰老、退化,加之缺乏锻炼,常出现气短现象。但是,许多老年人对气短却不太在意,认为人老了就是这样。其实,老年人的气短往往是许多疾病的早期信号。它可能预示的疾病有:  相似文献   
100.
熊波 《国外社会科学》2022,(4):147-156+200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世界范围内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有了显著提升,在这一背景下,死亡率和患病率的关系作为一个热点话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20世纪80年代“疾病压缩论”的提出,引起了学界的广泛讨论。该观点认为,随着平均预期寿命的增加,人们患有慢性疾病的时间会推迟并可能集中出现在生命历程的晚期,从而实现疾病的压缩。本文分析了疾病压缩论的概念和分析框架,以及目前存在的一系列争议及其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疾病压缩趋势出现的前提条件及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