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269篇 |
免费 | 153篇 |
国内免费 | 43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26篇 |
劳动科学 | 5篇 |
民族学 | 217篇 |
人才学 | 45篇 |
人口学 | 6篇 |
丛书文集 | 2750篇 |
理论方法论 | 410篇 |
综合类 | 3693篇 |
社会学 | 192篇 |
统计学 | 2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8篇 |
2023年 | 101篇 |
2022年 | 113篇 |
2021年 | 137篇 |
2020年 | 141篇 |
2019年 | 102篇 |
2018年 | 44篇 |
2017年 | 92篇 |
2016年 | 121篇 |
2015年 | 202篇 |
2014年 | 345篇 |
2013年 | 353篇 |
2012年 | 429篇 |
2011年 | 498篇 |
2010年 | 512篇 |
2009年 | 452篇 |
2008年 | 625篇 |
2007年 | 477篇 |
2006年 | 401篇 |
2005年 | 348篇 |
2004年 | 419篇 |
2003年 | 332篇 |
2002年 | 251篇 |
2001年 | 293篇 |
2000年 | 239篇 |
1999年 | 124篇 |
1998年 | 78篇 |
1997年 | 77篇 |
1996年 | 41篇 |
1995年 | 18篇 |
1994年 | 26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12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4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2.
杨健吾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7,28(4):118-120
近代以来,随着国内外各界对藏族关注的程度不断提高,学术界对之的研究兴趣日隆,藏学因此早已成为一门逐渐兴旺的显学,产生了大量优质的学术成果。作为一门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诸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性极强的民族文化族别学,藏学研究 相似文献
153.
19世纪以来,以历史主义思想为基石的德国传统史学成了证明德国政权合法性与确立民族自信心的有效手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史家满怀着建立大德意志帝国的期待,在纳粹德国于20世纪30年代开始行政版图的扩张之前,已经用历史主义思想为民族社会主义奠基,完成了大德意志帝国文化版图的扩张,使纳粹政权得到德国历史思想的支撑。以此为例可以表明,历史主义思想虽然有助于论证个体存在的合理性,但对它的极端运用,也可以导致不可挽回的人类灾难。 相似文献
154.
155.
156.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近代中国社会思潮的总体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社会思潮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某一阶级、阶层、社会群体或个人以某种思想理论为支撑,以人们的社会心理为基础,以达到其理想追求、政治愿望、利益要求、情绪兴趣为目的,经过广泛传播并具较大规模和重大影响的思想潮流;近代中国社会思潮丛生是有其充足的学理依据的;研究近代中国社会思潮要着眼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要着手于拓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理论视域,要着力于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57.
世界史学科发展至21世纪的今天,实际已经升华到这样一个阶段,即: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大尺度宏观研究,可以具有(认识论意义上则必须具有)一种崭新的全球视野.这种全球视野,不仅强调人类历史的有机整体性,而且更为强调人类同其赖以存在的生态环境不可割裂的有机整体性和互动性.如此便要求史学工作者在整体史意义上就某些基本或重要的问题(诸如:社会时空在历史进程中的压缩问题,信息的客观存在及其同历史学主客体的关系问题,人类和环境的互动问题,全球史中的广义全球化演进的基本特点和规律问题,等等)给予跨学科的理论思考和新探索. 相似文献
158.
近代"中国哲学"发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解一字即作一部文化史的观念检计,"哲学"不仅是"phnosophy"的译名,其发明者西周以之为东洋学问的对应物.而将"哲学"与东洋连接在一起,始作俑者是东京大学,起重要作用的则是加藤弘之和井上哲次郎.后者在前者授意下撰写的<东洋哲学史>,用西洋philosophy系统条理中国古代思想,将"哲学"由他者的学问即西学,变成东洋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演变为普遍性的学问.这与此前中村正直、岛田重礼主讲"支那哲学"仍旧依照中国脉络截然不同,背后实有掌控东亚话语权的立意.中国新进人士如王国维等接受哲学,已经将普遍性作为不言而喻的前提.这样的比附后来演变为用西洋系统条理中国思想的天经地义,也引起有识之士的反省.不过,"东洋哲学"与"支那哲学"给东亚尤其是中国提供了重估固有文化的机缘.就此而论,"中国哲学"包括:第一,用哲学概念重装古代思想(一般所谓中国哲学史);第二,"哲学"和"中国哲学"的发生及其来华后的发展演化;第三,借鉴philosophy以丰富和发展中国的思维.寻求"哲学"在中国的历史脉络,应该严格分别一二两项.至于前景如何,后一方面的成效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9.
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