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96篇
  免费   156篇
  国内免费   42篇
管理学   132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290篇
人才学   43篇
人口学   16篇
丛书文集   1878篇
理论方法论   251篇
综合类   2891篇
社会学   171篇
统计学   20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155篇
  2014年   270篇
  2013年   284篇
  2012年   342篇
  2011年   408篇
  2010年   407篇
  2009年   330篇
  2008年   519篇
  2007年   379篇
  2006年   313篇
  2005年   271篇
  2004年   293篇
  2003年   256篇
  2002年   182篇
  2001年   224篇
  2000年   177篇
  1999年   98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按大历史断代和工业化主体的不同,中国工业化的历史进程依次呈现为清中期以前早期工业化过程中官营手工业与民间手工业的共同发展,晚清与民国时期近代工业化过程中洋务企业与乡村半工业化的并行,计划经济时期国家重工业化战略的实施和农村社队企业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工业化与乡村工业化的双翼腾飞。其特殊性在于国家主导的城市工业化与农民兴起的乡村工业化并行耦合,共同推动着中国工业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52.
近代汉语特殊判断句“S(+是)+N(的)+便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元代开始,汉语新出现一种介绍人物姓名、身份、职业、籍里等的特殊判断句"S( 是) N(的) 便是"(N代表名词表语).文章从语法、语义、语用、用词搭配等多方面分析了这种特殊判断句所具有的固定性的特征,认为这种特殊判断句是一种形式上高度格式化的主要用于自报家门的舞台语言.在这种特殊判断句的来源问题上,提出了与前人不一样的观点,认为这种特殊判断句不是汉语与蒙古语等阿尔泰语的判断句相融合而产生的叠加式,它的出现主要是历史继承和汉语自身随戏剧文化等因素影响而发展的产物.  相似文献   
53.
辽·金·西夏     
《中文信息》2007,(6):00-107
公元十世纪初到十四世纪,中国北方诸民族纷争崛起,在汉族文化的影响下,加速了封建化过程。同时又以他们新兴的军事优势,取得了一部分或全部的统治权,其中契丹族建立了“辽”,“党项”族建立了”西夏”,女真旗建立了“金”。这些入室中原的北方少数民旅,在陵寝制度上。吸收了汉旅传统文化,同时还保留了许多民族特色和习俗。这种汉族文化与北方各民族文化的交流,是中国陵寝制度史上的重要一页。  相似文献   
54.
辽朝的汉族文人是辽境内高水平文化的负载者,其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对本朝文学的影响十分显著。对他们的社会心理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辽朝汉族文人的政治态度在前期呈离心趋势,至中期则表现为向心趋势,辽亡前后则以灵活性、变通性为主要特征。民族关系的变动是影响汉族文人心态的最基本的因素。  相似文献   
55.
20世纪上半期中国社会正处于急剧变革的时代。在教育向近代化的转型过程中,女子教育开始了缓慢的发展,但是,存在的现实是:女子文盲率居高不下,成为当时迫切解决的社会问题之一。其所带来的社会意义是十分深远的,严重阻碍了个人及其整个社会向近代化的转型.文盲问题的解决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56.
科学的产生和进化具有系统性和连续性。近代自然科学以哥白尼为标志,经过开普勒、伽利略,到牛顿发展到顶峰。就其本质来说,近代自然科学家的形而上学信念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社会的文化思想影响社会的价值观念,进而影响科学发展的进程。在这个进程中,数学和宗教一直是其中主要的文化力量。  相似文献   
57.
近代芜湖开埠后的十余年间是口岸社会生态生成的关键阶段,《申报》对这一过程进行了大量报道。在《申报》的新闻话语中,芜湖彼时的社会转型犹如打开了潘多拉魔盒。《申报》将这座内河口岸城市的治理无力、风气沉沦以及矛盾尖锐的多维面相呈现得淋漓尽致。这些内容一方面为人们思考皖江流域近代转型表现出的社会症候提供了素材,另一方面也为把握《申报》新闻话语特点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8.
近代绥远地区的政区较之清初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笔者在描述近代绥远地区政区沿革的基础上总结了绥远地区政区沿革的原因及特点并试图从现代化理论的角度对绥远地区的改革做出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59.
王凯 《新天地》2016,(6):18-19
中国的车辆出租历史,几乎伴随着车子的发明就出现了。不过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出租车”的主角都是畜力车(比如马车、牛车等)。真正按照近代公司模式运营的出租车,则从1870年代开始。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