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4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121篇
劳动科学   7篇
民族学   17篇
人才学   22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182篇
理论方法论   30篇
综合类   479篇
社会学   168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51.
清季科举停废尤其是官制改革之后,面对朝野上下对学堂奖励实官的质疑,文官考试、任用制度提上议程,清朝有意取消学堂奖励实官。在此过程中,旧的保举途径与新的学堂奖励实官关系纠葛,学部与其他各部、各省之间权力关系错综复杂。保举、学堂奖励实官的新旧仕途关系变动的实质,是清朝从新旧杂糅、多途并进、取士与选官混同,转化为建立以学堂与文官考试衔接、培才与选官分离的新的铨选制度的过程。由于保举问题始终悬而未决,取消学堂奖励实官过程一波三折,并直接制约清季铨选转型的进程,体现了清季新旧铨选制度转型的曲折性。  相似文献   
52.
53.
本文从历时和共时两大视角出发,对汉语语法学界关于非表实量的“个“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述评。共时平面的述评是本文的重点,分别从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两个领域对相关成果进行了整理和评论。  相似文献   
54.
本文从历时和共时两大视角出发,对汉语语法学界关于非表实量的"个"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述评.共时平面的述评是本文的重点,分别从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两个领域对相关成果进行了整理和评论.  相似文献   
55.
语言是高度系统化、有规则控制的人类行为,语言是由语法化的词汇和大量的语块构成.语言既有创造性又有习用性.语块即语言习用性的具体表现.人类任何语言中都存在着大量的语块.本文从语块理论的来源及其重要性、语块的分类来论述语块对于第一语言、第二语言习得、语言结构的理解、计算机信息处理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6.
李树春  梁瑞 《殷都学刊》2009,30(1):45-50
根据<史记>、<汉书>等传世文献中的有关材料来分析出土文献<居延汉简>,证明汉代边郡的屯戍组织内、外部,上下级军官士卒间存在着复杂的经济生活关系,当时边疆吏卒从事庸工、经商等的经济现象很普遍.  相似文献   
57.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社会对高素质人才有了更高的要求,而中职院校如果想要实现中职教育的价值,培养出技能型人才,就必须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本文从分析中职机电专业教育的问题现状出发,探索提出了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策略.  相似文献   
58.
中职学校专业课程实训普遍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但在教学实践中也存在着对学生吸引力下降、不注重学生心智成长等问题."理实身心一体化"教学模式则有效解决了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59.
《行政处罚法》修订后不予处罚情形一变为三。需要全面准确分析其内在法理,为不予处罚制度的成立与运行提供更加有力的法理支撑。从《行政处罚法》上关于行政处罚目的的规定,参考刑法“无罪不刑”的理论和制度,得出“无危害性不罚”之法理;从处罚便宜主义理论出发,结合优化营商环境及“包容审慎”监管执法的政策背景,得出“首违可以不罚”之法理;运用责任主义理论,结合现行《宪法》第38条,得出“无过错不罚”之法理。同时,“当事人证明”不能视为过错推定,“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也并非以例外条款剥夺当事人的证明权利。  相似文献   
60.
本文通过对馆藏五件康有为信札的释读,并结合有关史料,对信札的发信时间、地点和当时的历史背景、人物史实进行一一考证,以还原民国初年康有为与弟子之间的来往及从事的政治活动情况,为研究康有为海外流亡时期的政治活动提供了可靠翔实的史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