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4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6篇
管理学   235篇
劳动科学   52篇
民族学   14篇
人才学   24篇
人口学   21篇
丛书文集   337篇
理论方法论   89篇
综合类   790篇
社会学   302篇
统计学   4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172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150篇
  2009年   142篇
  2008年   167篇
  2007年   132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王建红 《社科纵横》2012,(7):58-61,75
联邦最高法院反托拉斯判决原则的变迁,完成了《谢尔曼反托拉斯法》司法解释的转折性演进,使美国传统民主观念和工业化美国现实相调适,并为工业化经济模式寻找新制度表达的司法过程。  相似文献   
62.
颜梅生 《家庭科技》2013,(12):43-44
有些用人单位利用与劳动者签署违法承诺损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一些劳动者也往往因已经承诺在先而自认倒霉.其实,对于那些违法承诺,劳动者完全有权毁约.  相似文献   
63.
王娟 《经营管理者》2013,(13):59-59
<正>近年来,外汇检查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它强化了对外汇业务的事后监督,有效地防范了外汇业务风险。但是,从本辖区来看,作为外汇检查实施手段之一-行政处罚,在执行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一、辖区行政处罚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64.
陈墨 《国际公关》2009,(4):45-46
在飞速发展的Web2.0时代.网络是绝大多数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或者说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生活状态。人类因为信息交换的需求而产生了语言和文字.网络的出现让信息交换工具更为发达,人们获取信息、发布信息、分享信息、交换信息的平台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满足.言论自由在一定范围内真正成为现实。于是,越来越多的人们习惯于把网络当作意见表达的最佳地点.而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从网络上搜集和调查民意。  相似文献   
65.
熊露娟 《决策》2013,(7):10
6月3日,"延安城管暴力执法"的短片,瞬间引爆舆论场,相关部门"临时工"回应不足以缓解舆论压力,反而引来二次舆论哗然。6月15日,武汉网友"岔巴子"发帖爆料:洪山区城管局一城管员,白天执法,晚上则化身摆摊小贩卖茶杯。"双面城管"迅速引发热潮,武汉城管局以"卧底"为由相对巧妙缓解舆论情绪,也使得"城管无间道"、"城管007"、"卧底秒杀"等词走红。城管暴力执法已不是首次"尝鲜",不过跳起双脚猛跺倒地商贩的行为令人发指,而  相似文献   
66.
立足农村家庭结构与中国特有的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以湖南某县级市的实证调查为依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和bootstrapping法,探究婚姻暴力受害因素对不同性别的解释力度。结果显示:农村女性受暴总体高于男性,家庭规模的扩大与家庭关系满意度的提升降低男性家暴的受害,社会支持网规模的扩大增加了两性遭受家暴的风险,“新农保”与“新农合”制度成为降低女性家暴受害的保护性因素,家庭功能衰弱导致家暴的情况没有出现,农村男性与女性家暴受害因素呈有限对称。  相似文献   
67.
网络语言暴力的泛滥以其独有的方式撕裂了道德底线,向现行法律制度提出了挑战。此类事件不能仅在道德层面进行约束和思考,道德的谴责已无济于事,必须从法律层面进行约束和思考。网络语言暴力属于名誉侵权行为。既然属于侵权行为,那就应当纳入法律调整的范围,以法律从主体、客体、内容和责任方面进行有效规制。这样有利于拓宽法治的空间、更好地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惩治、震慑和预防网络语言暴力侵权行为,净化网络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68.
21世纪以来,随着网络游戏的兴起,网游界出现了侠文化的最新形态——武侠网游。武侠网游是一种暴力文本,而在暴力文本背后则是一套暴力生产逻辑,用以支配和控制玩家的暴力行为。为了消除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武侠网游通过虚拟化、美学化、正当化和规则化来消解暴力逻辑,化解暴力效应,约束暴力行为,避免暴力滥用。但是武侠网游对暴力的消解终究是非常有限的,原因是游戏官方不是真的要消解暴力,而是通过操控暴力为其获取长远的商业利益。所以,商业化运营的武侠网游不可能真正解决暴力问题,由此带来的是对侠文化精神层面的严重破坏,从而使得武侠网游在根本上背叛了侠文化。  相似文献   
69.
网络暴力行为因具有群体性、煽动性、欺凌性等特征而与传统暴力行为有着根本的不同,且会带来相对更大的人身财产危害。为了有效遏制网络暴力现象,净化网络生态环境,国家网信办在2019年12月颁布的《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中,强调对网络暴力行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虽然刑法中有侮辱诽谤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寻衅滋事罪等规定,但是这些规定因是以传统暴力行为方式为规制对象而与网络暴力的行为特征并不兼容,在实践中难以用来对网络暴力行为进行刑事责任追究。为有效治理网络暴力现象和实现对网络犯罪治理的"科学立法",应将网络暴力现象纳入相关法律治理体系中予以立体化的现代化治理,包括在刑法上将那些难以归入现有犯罪规定中的网络暴力行为,增设为网络暴力罪,以解决对网络暴力行为进行刑事责任追究的刑事违法性问题。  相似文献   
70.
孙瑜  刘珊珊 《决策与信息》2009,(10):57-57,83
暴力文化的传播和暴力犯罪并非不可预防,减少暴力犯罪的根本途径,有赖于社会经济、文化和国民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发展,但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尽可能减少其发生也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