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两项体词性偏正短语连用成句的表义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胜梅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32(3):119-124
两项体词性偏正短语NP1和NP2 连用成句时 ,当两项构成联合关系 ,各项的偏项和正项之间与一般表示领属、限定等的定中关系不同 ;两项虽然都是体词性短语 ,但不是用于指称 ,而是用于陈述 ,使全句表达具有特别简洁凝练之效。以谚语为考察对象 ,NP1+NP2 的表义情况主要有 :第一 ,所强调的内容直接由字面表达 ,实际含义多在各项之首的偏项 (A1和A2 ) ;第二 ,要表达的实际含义不在字面 ,而在两项之后 ,可引申、推导得出 ,特别是当A1和A2 是名词表示人、物、地点、时间等时 ,NP1+NP2 具有格式意义 ,多表示“同类之最”。 相似文献
52.
什么和what在汉语和英语中是最基本的疑问词,它们的用法十分灵活,但是,在多项疑问词同现句中什么和what的用法比其单独使用的情况要更复杂。从同形连用、同形隔用、异形连用和异形隔用四个个方面来分析什么和what在多项疑问词同现时的使用情况,从而有利于对多项疑问词同现句中什么和what的语义和语用信息的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53.
张国峰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0(4):91-93
文章从日语中「動詞テ形+末尾動詞」这一形式整体的功能着手,以「動詞テ形+『クル』」这一具体形式为中心,对其意义结构进行分析。以求探明两者之间的意义结构。 相似文献
54.
贾璇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10):79-81
日语中的"形容词移动"现象根据动词的特点可以分为"变化动词句"和"功能动词句"两类。可以实现移动的形容词多局限于描述某物或某事的形态、色彩、程度等外在状态,这些形容词和它们所修饰的名词构成的词组,在句中充当主语或目的语成分。形容词实现移动后所产生的修饰关系为状态修饰关系或结果修饰关系。 相似文献
55.
惠红军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0(5):79-90
上古汉语时期的语气词“也”是一种语气强化标记,能够强化各种语气,同时也具有篇章功能和人际功能。“也”还能够与其他语气词合用来强化语气。句中语气词“也”和副词“亦”连用形成的跨层结构“也亦”则可能是“也”由句中语气词发展为表示类同意义的副词“也”的句法诱因。 相似文献
56.
魏晋六朝汉译佛经中的同义连用总括范围副词初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振玉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4)
虚词的同义连用是古代汉语中的一种独特现象 ,其中尤以总括范围副词的同义连用最为多见。仅以魏晋六朝时期的汉译佛经为例 ,我们将其分为皆组、悉组、咸组、俱组、普组、共组、尽组、都组、并组、佥组等几类 ,对其做详尽的描写、分析 ,并将其与前此的东汉译经以及同时期的中土文献进行对比 ,从而阐明此期同义连用总括范围副词的特点。 相似文献
57.
句尾语气词连用的发生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气词连用现象是语气词发展的新形式,它使语气词有了新功能、新用法,加深了语意,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在整个语法史中,这一现象是格外引人注目的。语气词连用现象可以从主、客观角度出发,来讨论语气词连用现象发生的主要因素、内在动因和客观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