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6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57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305篇
社会学   8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1.
文章首先对动词短语和短语动词进行了概念上的辨析,然后根据Chomsky转换生成语法理论,通过对动词短语和短语动词句法结构分析,旨在为二语学习者研究动词短语和短语动词提供一些理论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32.
王凤兰 《学术交流》2008,(5):144-147
在现代汉语中,"来"有表示目的之用法.但只有用以连接分句的"来"才真正表示目的,而用在介词结构与动词短语之间的"来"以及连动句、兼语句中的"来"不表示目的,其作用是凸显前边表示方法、手段、途径的状语,可以看作是焦点算子.表示目的的"来",后边为动宾短语,其中的动词一般为双音节的抽象动词,且必须带有受事.表示目的的"来"与表示目的的"以"用法并不完全一致,有时可以互相替换,有时不能.  相似文献   
33.
在描写现代汉语中“X是(的)”语表形式的基础上,考察了“X是(的)”短语词汇化和语用法的固化过程,从而把用于委婉责备的“X是(的)”与它的同形异构式区分开来。列出用于委婉责备的“X是(的)”内部各形式表示责备语气的强弱等级。  相似文献   
34.
近代汉语短语共分十九类:主谓、动宾、动补、兼语、连动、偏正、数量、指量、并列、同位、介宾、方位、处字、的字、之字、者字、所字、比况、固定。文章逐一论述十九类短语的句法功能  相似文献   
35.
谈述宾短语带宾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现代汉语里,“动+名_1+名_2”这种结构形式,虽说早就存在,但它的大量出现还是近几年的事,尤其是报纸的标题用语。目前,对这种结构的分析,一般都把“动+名1”看作述宾式动词,把“动+名_1+名_2”看作述宾短语。我们认为可以开放一点,把“动+名1”看作述宾短语,把“动+名_1+名_2”看作述宾短语带宾语,整个结构式可列为[(动+名1)+名2]。  相似文献   
36.
37.
林凯 《人才瞭望》2010,(5):43-43
权力可以左右人,所以任何人都是权力的奴才;人可以左右知识,所以任何人都是知识的主人。  相似文献   
38.
使动、意动、为动等用法 ,并不是简单的词类活用 ,而是述宾组合后表示的一种特殊的语义关系 ,是句法结构问题 ,因而应将所谓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改为使动句、意动句等 ,纳入句法结构中 ,而不应简单地将其归入词类活用中  相似文献   
39.
先秦汉语存在一种特殊的方位短语:中+名词。先前的研究成果主要从押韵和类型学角度对这种语法现象给出了解释,但所作的解释都具有局限性。先秦时期方位词中没有实在的方位义,这一时期方位词的出现不是语法上的要求,这造成了方位词中不会受到语法和语义上的制约,它与名词构成方位短语时,语序也就显得十分灵活,可以出现在名词前也可以出现在名词后。方位短语中+名词在中古汉语和近代汉语中仍然存在,现代汉语也有这种语法现象的残留。  相似文献   
40.
介词短语语法功能重新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词短语的语法功能特征从组合能力来看,介词短语主要与谓词或以谓词为中心的短语组合,其中以动词为中心的短语最为常见,有时也与助词"的"组合,偶尔可以用连词"而"来连接,组合时一般出现在前边,很少位于后面;从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来看,介词短语主要充当状语,其次是句首修饰语,只在特定情况下充当主语(表示处所,且为判断对象)、宾语(表示目的,位于判断动词"是"之后)或补语(书面语色彩较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