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2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124篇
劳动科学   14篇
民族学   22篇
人才学   44篇
人口学   14篇
丛书文集   468篇
理论方法论   69篇
综合类   951篇
社会学   238篇
统计学   1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204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143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58篇
  2008年   135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梅尧臣的诗歌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党议前为清丽俊逸期,庆历党议中为激愤慨期,党议后即梅诗的晚期风格为枯淡期.梅尧臣的诗风转变和庆历党议有着极为深厚的内在联系,枯淡是梅尧臣的成熟风格.  相似文献   
82.
以小说《棘心》为代表(包括散文集《绿天》和剧本《玫瑰与春》),女作家苏雪林创作于20年代的作品体现了五四运动前后女性知识分子的一种生存状态,辗转于新与旧、进步与保守、现代与传统之间,她们的身心常常处于悖离之中。  相似文献   
83.
王丽心  刘国良 《老友》2008,(8):61-61
老年人如何搞好自身心理养生?笔者认为,应具体做到"三心"。1、增强"自信心"。一个人的离职休养,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发展规律。面对这个规律,有的老年人能够坦然处之,而有的老年人则会产生一些消极的思想情绪。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从岗位  相似文献   
84.
智者一生著述丰富,不同阶段的思想有一定的差异,关于心意识的说法也是如此.<法界次第初门>、<觉意三昧>等立足于中观,以<般若>、<大集>、<大智度论>为依释心意识.<法华玄义>、<法华文句>、<金光明经玄义>、<金光明经文句>等,将七、八、九识配合三轨等进行发挥,试图将地、摄师的争论与核心思想纳入圆教系统,但解释未免生硬.<维摩经玄疏>、<维摩经文疏>对于唯识学的理解已经相当准确,并基于此理解提出了自己一些独特的看法.  相似文献   
85.
道德义务是伦理学的基本范畴,它包括他律性的道德义务和自律性的道德义务两个层次。前者属较低的层次,它要求在现实社会中的人们履行一些基本的道德义务;后者属较高的层次,它要求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应该努力向尊崇义务心的目标迈进。无论是哪一层次的道德义务在现实社会中都很重要。因此,我们应从个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的制度保障两方面培养道德义务心,这是保证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86.
王玉堂 《中华魂》2022,(5):39-40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美好岁月,要有饮水思源、懂得回报的感恩之心,感恩党和国家,感恩社会和人民。”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人最为基本的素养、最可宝贵的品质。心存感恩,才能以真情服务人民、以奋斗回报社会。新时代,领导干部必须带头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永葆感恩之心,影响带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感恩奋进的强大合力。  相似文献   
87.
上清派经典中之“法物”约有二义:一是在授受经典、符箓之时,按照科仪之“法规”要求而与神灵订立盟约所需之“盟信法物”;二是以修道“方法”为中心所置办之“法物”。其中“盟信法物”亦称“信物”,根据授受经、符之不同,相应的信物在形状、材料、数量要求上亦各不同,但共同体现了“信以誓心”的思想;修道所需之“法物”则以“法服”“书符材料”为主,其制作方式体现出“数”与“道”相通、“色”与“炁”相应的思想。  相似文献   
88.
那个盛夏的黄昏,晚霞特别红,茉莉特别香,儿子在广场上荡秋千。外公与外婆和我们并排坐在长椅上,诉说着儿子种种令人烦恼的状况。外婆无奈地拍着椅背:“这孩子太不听话,玩儿什么不好,偏偏喜欢玩儿水,水龙头哗哗地开着,水表飞一样转。”  相似文献   
89.
孟子仁学能够同时在形上与形下两个层面充分展开仁的超越性与可切近性的论证。人即仁,仁即人。人、仁始终统一。"不忍人之心"是可感、可知的,随意而发,随情而生,它可以与经验事物联系在一起,又可以获得形上的本体超越。人之"四端"萌动,仁意呈现。一切体仁、达仁的追求都不过是"四端"的发现与推广。"存心"、"养心"、"求放心"的工夫要求人们始终保持自己身上区别于动物的仁义之道,进而达到仁性本体。而以"亲亲"释仁,则准确地获得为仁情感的源发性与真切性。行仁、为仁的底线伦理就是敬爱父母、尊重父母,即善守孝道。王道艰深,但奥妙只在于"以德服人",即用自己的德行赢得天下人民的爱戴与信服。  相似文献   
90.
熊十力以本心解释乾元的思路和方法,在"乾元"的解释史上具有鲜明的特点,以本心释乾元,并扩充乾元的内涵将是熊氏解读<周易>的最大特色,也是<周易>与心本论结合的最好典范之一.以"本心"释"乾元"的理论前提是"万物本原与吾人真性不二",意即天人不二.熊氏笔下乾元之为"本心"的内涵主要有三个方面:回归心学,结合佛学心性论的表达方式,将易简与本心系在一起,以"易简"呈现本心的澄明样态;借助"良知是呈现"论定本心"自昭"的含义,在功能的意义上论证本心是呈现;熊氏"心体万物"命题的提出,意在彰显本心的能动性,是本体发用为万物的内在保证,在心物同体的前提下强调本心生生不已的能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