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6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9篇
管理学   55篇
劳动科学   11篇
民族学   290篇
人才学   27篇
人口学   8篇
丛书文集   288篇
理论方法论   64篇
综合类   806篇
社会学   125篇
统计学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61.
正直是一种积极的品质.从字源看,“直”之本义即是将隐曲置于“十目所视”的场域之中.然而,从《论语》所体现的孔子思想看,这种积极品质并不是无条件地适用于各种情况.《论语》论“直”的相关表述说明,孔子有意识地区分了政治和习俗两种情境,只有在习俗中,正直这一德目的积极意义才能得到最充分的表达.与此相关,《微子篇》所载孔子对隐士的批评,表明“十目所视”所代表的习俗生活才是更根本的生存情境.  相似文献   
62.
“送培到校”培训模式不仅可以解决大规模集中培训的很多问题和矛盾,而且可以节省大量的培训经费,这种创新培训模式应用于中高职院校的省市赛以及国赛师生培训项目中,既能高质量的完成培训任务,极大的提高培训满意度,又可以使培训效益最大化.从长远发展来看,让培训中心的教师走出校门,实地了解培训客户的真实需求,开拓眼界,可以为以后开展更多的培训项目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63.
礼是古老中国最基本的社会现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法文化的主要构成部分。礼起源于无阶级社会的原始习俗与宗教,是祭神致福的一种仪式,所谓礼,履也,所以祭神致福也。礼的形成是社会分裂为等级之后,在原始  相似文献   
64.
无论在当代社会学研究领域,还是在史学研究领域,新疆少数民族婚姻习俗都是颇受重视的研究课题,这里集中居住着维吾尔、哈萨克、回族等12个少数民族。通过分析新疆少数民族婚姻习俗概况,研究少数民族婚俗与现行婚姻法之冲突,洞析二者之间融合点。以期为党和国家制定正确的民族政策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65.
唐代流行厚葬,但墓志和传世文献中葬于洛阳地区的唐代士人阶层的遗言显示,一部分唐人临终有意选择将自己薄葬。唐代士人阶层遗言薄葬不仅可以作为墓志、传记标榜人物德行的一种途径,也是唐人对丧葬状况、社会现实进行审视的结果。个人观念、生活习惯、宗教信仰、"多藏厚亡"思想和盗墓事件多发,均是唐代士人阶层遗言薄葬的主观原因;客观上,社会抵制厚葬的风气、家庭经济能力不济可能导致薄葬意愿的产生。归葬背后沉重的葬费支出也可能影响唐人选择薄葬,在外宦游的唐人临终提出薄葬,将之作为缓和新的居住模式与根深蒂固的家族观念、故里情节之间矛盾的一种办法。  相似文献   
66.
一种文化的衰落背后,往往隐藏着现实的经济力量。使鹿鄂温克族传统文化的衰落,并不主要是因为生态移民政策的失误,也并不是由于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不足所致,而是因为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使得传统生产方式和相应的制度不再能适应人们的生存需求,而不得不被放弃。资源的日益稀缺,竞争的日益激烈,使人们必须寻找更有效的产权规则。但规则的改变,可能使得原来的强者成为弱者,成为变革的牺牲者或反对者。如何对不同主体的利益给予合理照顾和协调,是制度变革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7.
刘过之穷表现在身世和仕途上,但他的"穷"又带有异于常人之"穷"的特点,且给他的文学创作带来了深厚的内容及情感.  相似文献   
68.
送"祖先蛇"是大理白族村寨中一种很小的宗教仪式,我们通过对这个仪式的多维解读可以看出一个民族历史上的图腾崇拜、祖先追忆,以及仪式本身对保持区域性生态平衡,减少蛇对白族人的伤害和维护白族传统信仰的作用。  相似文献   
69.
仪式和象征向来是人类学研究的重要主题。在中国社会转型和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下,农民这个社会群体在住房方面仍然保留了一些习俗,这些习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笔者选取了湖南一个乡级行政单位——青山桥镇进行了田野考察,发现无论是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还是21世纪初的新建房屋,农民对住房习俗都有较严格的要求,体现了一定的生活信仰。  相似文献   
70.
赵晓宁 《民族学刊》2022,13(7):50-56, 143
表征的空间是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的重要议题,但在民族村寨领域还未引起足够重视。民族村寨空间生产是关于空间-人-文化三者共存秩序的复杂建构过程,其中村民弱小、碎片的空间实践机制研究有待加强。本文以一 个移民羌村为案例,在田野调查基础上,从空间生产的微观视角出发,对羌村的居住信仰、释比信仰、习俗信仪、羌年祭典四个方面信仰习俗的空间化表征展开研究。研究发现,在空间-人-文化三元互动中,羌民弱小、碎片化的空间实践使特定信仰习俗得以自洽地存续,新村表征的空间背后既是羌民“化他乡为故乡”的主体性呈现,更是羌民对本民族文化的坚定持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