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4篇
丛书文集   22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48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宋初在东南推行榷茶法之后 ,弊病丛生。为了解决茶法不利对官对民造成的损害 ,宋政府先后施行通商法、卖引法等法 ,以期通过修改和完善茶法缓解政府的财政问题与民困 ;在宋代茶法频繁的变动中 ,交织着官与商、官府与园户之间的利益冲突。  相似文献   
62.
九一八事变后,中华邮政仍屹立东北达十个月之久。受日伪胁迫,国民政府被迫封锁东北邮政,以孤立伪满。但令人始料未及的是,东北封邮反而使日本“客邮”收入猛涨,中华邮政出现巨额亏损。在此困境中,国民政府迫于日方压力和民众需求,与日本签订通邮协议,商办的“汇通转递局”产生,封邮转化为通邮。封邮与通邮政策的实施,是国民政府受日军威胁而被迫做出的艰难应对,反映出国民政府对日外交的无奈与妥协。  相似文献   
63.
营口开埠与晚清东北商路——以辽河航运为中心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营口开埠前,依托辽河庞大的水运网络,发展成为盛京沿海贸易重心所在。及至其开埠后,则促进了辽河航运的勃兴,辽河沿岸码头及商业城镇得以迅速发展并拓展了营口的经济腹地。晚清大部分时间里,辽河一直是营口与其经济腹地进行沟通的纽带,亦是两者之间的主要商道,初步形成了以营口为出海口,以辽河航运为纽带,通过辽河沿岸的商业城镇或码头吸纳东北内地的土货,将进口的货物辐射到内地的市场流通结构。清末,在铁路运输的冲击下,辽河航运渐趋衰落,营口发展也相对滞缓,辽河航运和营口都难以重铸往日的辉煌。  相似文献   
64.
清代开埠通商之前,河口镇凭借着“八省通衢”的地理区位、优越的制茶技术、清政府推行的“一口通商”外贸模式,成为区域茶叶制作、交易中心,造就了茶市的繁荣。1840年后,清政府因遭受鸦片战争等一系列军事斗争的失败,中国主权深受侵犯,在中西贸易领域被迫开埠通商。中西多口通商,河口茶市不仅面临洋茶、洋商的竞争,而且消解了河口原有的市场、区位、技术等优势,最终由盛转衰。河口茶市的盛衰易位,折射出近代中国经济与政治的双重变迁。  相似文献   
65.
1883年初法国撕毁《李宝协议》,扩大对越侵略,使中法越南交涉转入新阶段。面临危机,驻法公使曾纪泽积极主张"备战通商",加强中越协作,以有效地阻遏法国侵略势头,表现了新的策略思想,却遭到主张妥协避战的李鸿章的反对,致使清政府游移于两种政策之间,失去先机,付出了昂贵的政治代价。  相似文献   
66.
吴新华  通侨 《华人时刊》2012,(12):10-13
上世纪初,清未状元张謇等南通人用"世界眼光"开展城市建设,使南通赢得了"近代中国第一城"的美称。本世纪初,英国作家大卫以13名通商"走出去"经历撰写的《南通故事》使南通再次纳入全球视野。从"拎包摆摊"到"办厂采矿",从"绣品家纺"到"造船建房",从"孤军奋战"到"抱团打拚",以农民为主体的新一代南通侨商,以年均25%的增速,从叠石桥家纺城大踏步走向世界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在有力推进南通"民营经济全球化、对外交往民间化"的同时,自身也实现了从"泥腿子"到"金凤凰"的华丽转身。  相似文献   
67.
甲午战争后华北商品市场发育对农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中国开埠通商对区域市场的发育有较大的促进作用,甲午战争后,随着华北地区开埠增多、铁路贯通,区域商品交易市场蓬勃发展起来,商品市场的兴起,对华北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许多积极影响,体现在经济作物的种植、农产品大量的输出、农民积极参与商品市场的发育等。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形成了华北地区商品市场与农民相互作用不同于其它地区的特点,如在时间和发育程度上滞后于江南地区,区域不平衡性较强。这一段历史给今天的启示是应抓住市场经济发展的机遇,引导农民主动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市场竞争,推动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68.
咸丰皇帝执政期间,一批与洋人直接交涉的大臣逐步意识到英法美等国对中国只有扩大通商和文化传播愿望,并无领土要求,中国应与之谈判让步以减少损失.一些远离海疆的强硬派大臣则认定夷情叵测,须拒绝其一切要求,以武力解决争端.咸丰本人持论与强硬派大臣相近,但力主尽量维持抚局,避免战争.然而他每次谈判均自设一个无实力保障的底线,以致谈判不决,最终造成更大损失.  相似文献   
69.
本文从三方面阐述广府文化在古代中国外贸体制中的地位。第一,三度一口通商彰显广府在中国外贸体制中最突出的地位。第二,历代外贸体制在广州的先行先试充分表现了广府对于中国外贸体制的贡献和地位。第三,通过广府外贸地位的文化分析:地理环境和海外市场分析;海洋文化传统最早形成和成熟;海洋文化精神的强固,论证广府在中国外贸体制中获得显赫地位,蕴涵着深刻的文化发展逻辑。  相似文献   
70.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随着抗日战争局势的变化,为了适应抗日战争形势的需要,使各战区邮政能够互相畅通,在中华邮政协助抗日的前提下,为了更有效地保证国统区与根据地之间的信息畅通,更好地合作抗日,中国共产党首先提出国共两区正式通邮的号召.晋绥边区为切实贯彻通邮号召精神,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保障了国共两化信息畅通,为更好地合作抗日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