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9篇
管理学   33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32篇
丛书文集   92篇
理论方法论   46篇
综合类   454篇
社会学   7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当前,多数高校基本上都开设了公共影视课程,但是,从实施情况来看,形式和效果并不令人满意,许多课程流于形式,甚至与美育的性质和目标背道而驰。因此,有必要对大学公共影视课程的实施现状进行总结与分析,直面其中的困难和误区,牢牢把握"美育"的性质与目标,在通识教育的背景下对大学公共影视课程进行理念革新和实践探索,以真正实现"美育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2.
美国大学通识教育起源于博雅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了专业教育、科学教育和社会实用知识的冲击,其课程内容和实践方式不断发生变化。尽管如此,美国大学通识教育在维护本国文化、促进民族融合的精神上始终如一。  相似文献   
103.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要想在未来世界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了解产生创造性的源泉是什么,以有的放矢地去建设一个创新型的国家。  相似文献   
104.
通识教育课程在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目前我国高校通识教育并未能受到足够重视。民国时期的无锡国专可以为通识教育提供很多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无锡国专在学生培养、课程设置上都贯穿着通识教育的思想,通过考察无锡国专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来为今天陷入窘境的通识教育拨开迷雾。通识教育教学改革要与时俱进,不断改进课程改革,把课程建设与通识教育目标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5.
教育之不同,首先在于教育理念之不同,所以通识教育中的艺术课程和一般性的艺术课程是有区别的.而正是由于通识教育教育指向的丰富性、多元性,使得综合绘画非常适合做为一门通识教育课程,并显现出诸多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6.
文章从承担通识课程的教师出发,分析了影响通识课程教学效果的几个关键因素,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促进通识课程教学效果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107.
我国高校通识教育已经发展了近二十年,既积累了发展的经验,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从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出发,试图认识和纠正关于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关系的误区,探讨理工类大学通识教育发展的方法与策略。  相似文献   
108.
通识教育与大学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识教育是培育大学精神极其重要的一环。目前我国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核心地位远未确立。通识教育的极端重要性远未为社会大众、高校教育管理者、广大大学生甚至部分大学教师所认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而不是相互对立、相互排斥。大学通识教育所要达至的大学精神中所蕴含着的普遍主义理念和"大爱"精神有助于大学生形成社会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缓解目前十分严峻的就业形势。  相似文献   
109.
广西的新闻教育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特色与规模。然而,仍然普遍存在课程体系设置不尽科学合理、教学手段比较单一封闭、专业教师相对缺乏新闻从业经历的问题。针对广西新闻教育的实际,本文从人才培养目标要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复合型人才;合理设置课程体系以及教师队伍建设要“两条腿走路”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0.
如何理解我国社会工作通才教育模式的内涵及其存在的问题,是社会工作教育界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我国社会工作教育应当强调的是不断强化专业基础理论和方法的通才教育观,切忌以通识教育替代通才教育,切忌以通才教育否定专才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