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4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8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31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96篇
社会学   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论昙曜五窟     
云岗石窟雕饰奇伟、英武华贵的造像风格是北魏皇权缔造的石窟建筑模式,具有政教合一的特点。昙曜五窟便是其中重要的代表。文章从时代背景、造像特点、风格特征、美学意义等几个方面对此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32.
宋代是我国佛教造像艺术继魏晋南北朝、唐朝之后的又一个高峰期,宋代佛教造像以其世俗化的题材、儒道释三教合流的造像仪轨、清新自然的表现技法鲜明地体现出我国佛教造像艺术神性的人性化,神道的世俗化特点,奠定了中国佛教艺术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  相似文献   
33.
吴亮 《中国民族博览》2016,(24):160-161
麦积山石窟、武山水帘洞石窟群是陇右地区北朝时期佛教和佛教艺术在传播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遗存.在这一时期这两处石窟寺由于地域和风俗的相近,从开凿年代、方式、艺术表现形式都相互交融,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4.
笈多时期是印度佛教的鼎盛时期,这个时期的佛像对中国佛像的艺术设计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北周五佛的出土对认识北周佛像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尤其是一尊印有"大象二年"的佛像已成为北周佛像的断代标准。一些学者分析、推断出笈多马图拉湿衣佛像与北周五佛存在一定关系。从直观的方式看,这两个时期的佛像在发髻、面相、身材、服饰衣纹以及手势上具有的相似之处。种种证据表明北周五佛的艺术形式中借鉴了笈多马图拉湿衣佛像的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35.
36.
关中唐代的地藏形象可分为佛装形、菩萨形、沙门形3种,时间为7世纪中叶至8世纪初,其中,佛装形地藏是关中地藏菩萨的主流形貌.关中唐代地藏菩萨造像特色,就是地藏菩萨和其他佛、菩萨的组合.这样的组合并不见于佛经,应该是外来信仰不断中国化、世俗化的过程.地藏信仰则走向另一个发展,侧重于地狱救度、地藏救赎重心的偏移,以及最终成幽冥世界的主宰,可以说是中国文化选择的结果.  相似文献   
37.
北朝造像记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是北朝儒佛交融的社会思潮的产物。造像记使用了传统的文章体裁,吸收了佛经中的内容,并借鉴了佛经中惯用的抒情方式、景物描写、心理描写等表达方式,以其大量的超现实内容、丰富奇丽的想象,冲击了以实用为中心的北朝文学观念,也改变了这一时期文学典雅平正的审美特点。这种文学内容与技巧的发展,与唐初文学融合南朝技巧、北朝气质的特点极其相似,为中国古代文学在吸收外来文学样式和文化遗产方面提供了方法、思路。  相似文献   
38.
从中国佛教造像世俗化进程可以看到佛教文化与中国本土文化相互吸收、融合,最终成为中国文化一部分的过程。这个过程应分四个阶段:玄学化的魏晋;帝王化的唐代;平民化的两宋;民俗化的明清。反映了佛教的三个变化:适应、调和和简易。  相似文献   
39.
佛教发源于公元前一千五百多年的古印度,两汉之际随丝绸之路传入中原。由于上层统治阶层的宣扬,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得到蓬勃发展。江南地区最早的寺庙是南昌的大安寺,相传为汉灵帝建宁三年(170),西域高僧安世高所建,为江南寺院之始。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至晋代,南昌已有普贤寺、佑民寺等佛教活动场所22所,初现江南佛教重镇景象。  相似文献   
40.
本文通过分析刘萨诃与番禾瑞像的关系来揭示刘萨诃民间佛教信仰的本质。刘萨诃信仰典型地展现了佛教入华后在民间传播的原始状况和传播方式;同时,刘萨诃信仰还细致地展现了下层社会践履型的民间佛教信仰进入上层社会,被上层社会利用、改造和崇奉的全过程,典型地体现了佛教在上、下层社会的传播和发展变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