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628篇 |
免费 | 287篇 |
国内免费 | 94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530篇 |
劳动科学 | 9篇 |
民族学 | 97篇 |
人才学 | 54篇 |
人口学 | 12篇 |
丛书文集 | 2755篇 |
理论方法论 | 376篇 |
综合类 | 4691篇 |
社会学 | 183篇 |
统计学 | 30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2篇 |
2023年 | 481篇 |
2022年 | 503篇 |
2021年 | 547篇 |
2020年 | 402篇 |
2019年 | 353篇 |
2018年 | 131篇 |
2017年 | 146篇 |
2016年 | 217篇 |
2015年 | 320篇 |
2014年 | 464篇 |
2013年 | 385篇 |
2012年 | 422篇 |
2011年 | 493篇 |
2010年 | 479篇 |
2009年 | 413篇 |
2008年 | 607篇 |
2007年 | 436篇 |
2006年 | 325篇 |
2005年 | 269篇 |
2004年 | 275篇 |
2003年 | 209篇 |
2002年 | 214篇 |
2001年 | 186篇 |
2000年 | 171篇 |
1999年 | 108篇 |
1998年 | 72篇 |
1997年 | 53篇 |
1996年 | 48篇 |
1995年 | 34篇 |
1994年 | 20篇 |
1993年 | 23篇 |
1992年 | 23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11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0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新时代大学生制度自信教育是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也是提升大学生制度认知、认同和信仰的重要途径。新时代大学生制度自信教育需要遵循特定的生成逻辑,包括以马克思主义为源头的理论逻辑,为大学生制度自信教育提供理论支撑;以时代发展为参照的现实逻辑,为大学生制度自信教育提供现实依据;以“知情信行”为主线的价值逻辑,为大学生制度自信教育提供基本思路;以教学活动和平台建设为基础的实践逻辑,为大学生制度自信教育提供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92.
“金岳霖问题”指的是金岳霖在1930年提出的“中国哲学”问题,这个问题有两个先决问题。第一个先决问题是:先秦诸子讨论的问题是不是哲学问题,先秦诸子有没有逻辑,如果有的话这个逻辑是特殊的还是普遍的?第二个先决问题的关键则在于逻辑一元论。逻辑的一元论看法要求助于现代哲学家的一种基础倾向,金岳霖在自己后来出版的《逻辑》《论道》《知识论》等著述中,援引皮尔士的“样型-凭借区分”学说来说明逻辑与逻辑系统、实质与形式之间的区别,以支持逻辑一元论。如果把两个先决问题中的后者解释成前者的必要条件,那么金岳霖的这些工作以及沈有鼎、张清宇等人对墨家逻辑的研究就可以被解释为对“金岳霖问题”所做的回答。 相似文献
93.
对口帮扶是我国推进扶贫开发与区域协调实践中具有“原创性、独特性”的重大举措,也是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政策。然而,省内对口帮扶作为对口帮扶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当前的学术研究中未被充分关注。广东是内部区域发展不均衡的省份,无论是在扶贫开发还是乡村振兴过程中,广东都高度重视省内对口帮扶,在发展阶段的完整性和帮扶举措的系统化方面,广东均具有典型性。再分配是驱动广东省内对口帮扶政策变迁的基本依据,可以从再分配的层次、内容及目标三个方面全景呈现广东省内对口帮扶的发展趋势。从层次上来看,广东的省内对口帮扶是从区域再分配转变为以区域再分配引导城乡和阶层再分配;从内容上来看,广东的省内对口帮扶是从单一的资源再分配转变为资源与制度再分配;从目标上来看,广东的省内对口帮扶是从资源分配转变为资源创造。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引领下,省内对口帮扶对推进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仍将持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4.
“普惠金融”是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金融手段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总抓手。基于制度变迁理论,普惠金融的发展可以分为探索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创新性发展三个阶段。可以从生成逻辑、运行机制、驱动因素和创新发展四个维度构建普惠金融理论框架。目前,我国普惠金融政策持续发力,普惠金融发展质量不断提升,供给规模不断增长,供给结构不断优化,普惠金融重点在农村和小微企业。但也面临着普惠金融概念“混沌”导致实践偏误、城乡“三大鸿沟”导致发展不均衡、金融机构“成本—风险”约束导致供给不足、数字化潜在风险导致监管风险升级等挑战。为此,要做好普惠金融概念界定,优化农村科技、金融与教育资源配置,提升金融机构普惠金融供给意愿,完善普惠金融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95.
从预成性思维方式向实践生成性思维方式的转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革命性变革的前提。历史是人的实践活动创造的,历史的演进历程是不断实现“人是人的最高本质”的生成过程,即人通过实践活动占有自己全面本质的过程。共产主义实现了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在实践的生成过程中,人的发展、历史演进和共产主义运动实现了逻辑与现实的统一。当前,实践生成性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启示我们要在实践生成性的视角下,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书写世界历史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96.
毛阳海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23,(6):79-86
促进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聚焦西藏工作“四件大事”、着力创建“三区一高地”的战略任务之一。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的时间还不长,其内涵意蕴、内在逻辑、目标评价和实践路径等诸多问题的研究还显得较为薄弱。本文阐述了西藏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基础,在此基础上从本质特征、内涵意蕴、发展观演变、现实基础和现实需要、使命要求等多个维度揭示了其内在逻辑,基于总体思维和宏观角度,提出了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特别是现代产业体系,增强西藏经济的内生发展能力,创建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等几条关键性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97.
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社会风云突变,全球治理调节机制运行失灵、体系发展严重失衡,人类赖以生存的现代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重大危机和挑战。列宁帝国主义理论依然是正确认识世界变局、构建国际新秩序的思想武器,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对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生成性逻辑的学理审视,必须完整准确地梳理其结构脉络的基本走向、整体架构和谱系图像,这是勃发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当代阐释力灵魂、彰显其价值意蕴的重要环节,也是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根据马克思主义原理作出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科学判断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8.
中原学“学脉”的思想渊源经历了古代中国思想史上五次重大思想变迁的影响,以及近代的“中体西用”和现当代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理路。本文总结归纳了中原学“学脉”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回顾了中原学的发展历程,总结了中原学的理论变迁,阐释了中原学的时代价值,对于推进新时代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99.
全球安全倡议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内在的生成逻辑。从时间维度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关于国家安全、世界安全的思想认识不断深化;从空间维度看,百年大变局推动世界格局和国际秩序深刻变革,带来东西方力量的此消彼长;从文化维度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和合思想”,为处理当前国际关系注入新理念。在此背景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分析国际安全形势、提出引领全球安全治理的中国方案,其所包括的“六个坚持”内涵科学、体系完整,既是对原有全球安全治理的理念创新,也为全球安全治理指明前进方向。在理论层面上实现了对西方传统安全理论批判和超越,在实践层面上为构建全球安全治理新秩序贡献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100.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应兼顾公平和效率价值,其中前者通过政府制度供给的方式维护,后者则由市场竞争机制予以保障,这是该战略实施的理论逻辑,其法治保障也围绕此展开。政府方面,中央政府应在尊重地方差异的情况下合理制定财政、金融以及产业政策方面的宏观调控法规,地方政府则应从城乡一体、户籍管理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其公共服务职能。市场方面,从微观层面来看应通过竞争执法与私人执行的相互协调具体保护各区域经营者的竞争利益;从中观层面来看竞争法应进一步发挥其"创造"竞争的功能,通过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来限制部分区域公权力对竞争秩序的妨碍;从宏观层面来看我国应确立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从而在全国建立起统一、开放的竞争体系,实现整体竞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