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04篇
  免费   327篇
  国内免费   72篇
管理学   372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81篇
人才学   43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2739篇
理论方法论   377篇
综合类   4244篇
社会学   175篇
统计学   60篇
  2024年   135篇
  2023年   470篇
  2022年   309篇
  2021年   420篇
  2020年   341篇
  2019年   320篇
  2018年   119篇
  2017年   134篇
  2016年   186篇
  2015年   274篇
  2014年   430篇
  2013年   360篇
  2012年   385篇
  2011年   457篇
  2010年   436篇
  2009年   334篇
  2008年   569篇
  2007年   413篇
  2006年   312篇
  2005年   250篇
  2004年   277篇
  2003年   214篇
  2002年   216篇
  2001年   188篇
  2000年   175篇
  1999年   110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0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1.
英语中的引申是一种普遍现象。英译汉时不仅有时词义要引申。词组、分句或句子的含义有时也要引申,英语引申的意境,可以从褒与贬、抽象与具体、词义搭配、概念大小、逻辑修辞、引申层次和引申范围七个不同方面来探析。  相似文献   
22.
市场经济逐步形成和大众文化的出现.改变了主流意识形态原有作用机制.因此,研究大众文化生成的经济、政治条件,探索在制度建设和创新前提下,主流意识形态对大众文化实施引导、作用的可能性与现实性,对于确保主流意识形态在我国的指导地位,继续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将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3.
论胡塞尔对科学的哲学维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塞尔把理性危机和哲学危机视为近代欧洲科学危机的根源,并运用现象学还原方法建立所谓严格科学的哲学,从而在由纯粹理性建构起来的“生活世界”的基地上对具体科学进行了哲学维护。但是,胡塞尔的见解启示与困难并存。他的出路在于,用实践的思维方式取代“看”的直观,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取代神秘的现象学方法。  相似文献   
24.
企业核心能力要准确理解 ,应区分“资源”与“能力”、“基本能力”与“核心能力”以及基于动态的一些观点 ,由此 ,对企业核心能力进行了界定。企业核心能力的逻辑结构应考虑到企业 /行业的技术经济特征、生命周期 ,不能理解为几项关键技能的简单组合。最后指出中国企业培育核心能力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25.
公孙龙“白马非马”命题虽然割裂了个别与一般的关系,是违背常理的;但从普通逻辑角度看,此命题包含十分丰富的逻辑思想。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下定义、划分、概括与限制、同一律等方面,都可以证明“白马非马”命题思想内容有其独特的深刻性,因此在我国逻辑思想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6.
在古代,亚里士多德第一个系统地阐释了形式逻辑基本规律的学说,但在他之前,已有哲学家对此作了探究,他们被认为是这方面思想的先驱。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体现了规律性的思想;巴门尼德是亚氏前对逻辑规律论述最多的人,他最先论述了同一律,也涉及矛盾律和排中律;芝诺在提出反证法的论证方法时实际上运用了矛盾律;柏拉图较为详尽地研究过思维的矛盾原则,同时也涉及同一律。所有这些都为亚氏逻辑规律的思想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7.
科技文章是讲事物的客观规律的,逻辑就是指客观事物的规律性,因此搞科技翻译必须运用逻辑思维。逻辑思维贯穿于科技翻译的全过程。本文通过大量译例解析,论述逻辑分析、逻辑判断和逻辑推理在科技翻译过程中词义辨别、语法分析、原意表达等诸方面的运用。  相似文献   
28.
撷取中华先哲思维艺术和逻辑遗产的精华,引出对今人思维表达有益的借鉴,是中国逻辑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着重探讨中华先哲思维艺术论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9.
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飞跃的过程中,无论是历史和逻辑的起点,还是历史的逻辑和逻辑的历史,都昭示了邓小平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其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逻辑与历史、理论与实践、主观与客观矛盾统一的过程。具体考察这一过程中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的内在关系及其相互转化的机制,探讨邓小平理论逻辑的风格和个性特点,有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过程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30.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以整体、直觉、顿悟为全世界所称道,但中国人普遍缺乏像西方人那样的逻辑分析能力,这已经是国内人所承认的事实.中国人的思维普遍缺乏西方式的思辨和逻辑推理的能力.未来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应该是中西思维方式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