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17篇
  免费   276篇
  国内免费   75篇
管理学   381篇
劳动科学   10篇
民族学   96篇
人才学   53篇
人口学   9篇
丛书文集   2706篇
理论方法论   376篇
综合类   4308篇
社会学   170篇
统计学   159篇
  2024年   145篇
  2023年   476篇
  2022年   485篇
  2021年   519篇
  2020年   386篇
  2019年   339篇
  2018年   125篇
  2017年   133篇
  2016年   187篇
  2015年   277篇
  2014年   428篇
  2013年   348篇
  2012年   381篇
  2011年   431篇
  2010年   422篇
  2009年   334篇
  2008年   533篇
  2007年   381篇
  2006年   288篇
  2005年   241篇
  2004年   260篇
  2003年   201篇
  2002年   214篇
  2001年   182篇
  2000年   168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0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城郊村落水环境恶化的社会学阐释——下石村个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浪潮下,城郊村落发生了急剧变化。环境问题的产生即是表现之一,在此问题中,人扮演着关键角色。而在影响人行为的众多因素中,经济因素发挥着最主要的作用。通过对下石村水环境恶化状况的调查,基于对村民生产方式与谋生手段转变的分析,揭示水环境恶化背后深刻的文化逻辑。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的文化逻辑在于科学的"无意识"和"私"的观念,谋生手段转变的文化逻辑在于"生态道德"与"池塘伦理"以及村庄的"生活面向"。研究发现,环境问题的治理,"治人"是本,只有改变人的价值观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42.
关于我国民法典中要物合同的存废,英美法上的要物合同机制可带来不少启示。英美法的经验所传递的信息是,要物合同被确立下来依赖于其无偿的人际关系的产生背景,正是在此基础上,它适用"没有给就没有还"的法律逻辑。它被保留下来,很大程度上是法律传统使然。进一步分析,还可以补充上法律目的与法律伦理等方面的理由。在对待要物合同的问题上,建议以前述理由为据,保留无偿的传统要物合同,将有偿要物合同予以诺成化改造。  相似文献   
143.
1来稿要求来稿应论点明确、内容充实、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图表简明清晰。每篇论文必须包括中英文题名、中英文作者名、中英文作者单位、中英文作者单位所在地名及邮政编码、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及第一作者简介。  相似文献   
144.
资本逻辑是市场经济内在的运行机制,不同政治制度下资本逻辑有着异质特征,西方国家对资本逻辑的修正走过曲折的道路。在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资本逻辑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应当看到,无限追求价值的资本逻辑造成了经济、社会的巨大变化,也由此引发了诸多社会矛盾。因此,中国有必要修正资本逻辑,从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宏观调控、政府监管等方面作出努力,以达到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公平、和谐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45.
在模态谓词逻辑语义学构建的过程中,巴坎公式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自由逻辑为基础的模态谓词逻辑是对经典模态谓词逻辑的改造。具有较好的柔韧性和宽容度,它可以容纳经典谓词逻辑。用自由逻辑系统解读巴坎公式,增加扩展公理和收缩公理,可以获得常域选择下的模态谓词逻辑。但这种逻辑仍有谜团需要我们去化解。  相似文献   
146.
莎士比亚<奥赛罗>中的伊阿古形象,一直作为离间者、阴谋者而定格为典型的恶人形象,其人格特征也总以多行不叉必自毙的简单判断匆匆盖棺定论.可一旦追问多行不义必自毙的内在逻辑,追问阴谋者崩渍、毁灭的根本原因,则语焉不详.其实,任何以阴谋手段谋取利益者,主要都是利用谣言搬弄是非、颠倒黑白,使特定目标人或受害者丧失判断能力,从而错误地为阴谋者创造实现目标的条件,甚至助其达成目的.但是,阴谋者的阴谋行为总有一种内在的无法克服的被动困境,从而使正义战胜邪恶的逻辑永恒应验.这一困境的主要特征就是努力使目标追求不为人知,从而使正常追求行为成为不可告人的秘密;自视与他人评价的巨大反差导致的怨恨、不满,要通过罪恶手段去释放,并谋取自己认可的公正;将自己成功的希望寄托在他人失误的基础上,导致预期结果的依赖性和不确定性.其核心因素就是阴谋者的目标追求因间接、曲折的方式而远离预期结果,被动地面临必然失败的命运归宿.  相似文献   
147.
马克思前后时期关于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结论是彼此冲突的,这是马克思用唯物史观分析不同的历史环境的结果.唯有深入揭示马克思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理论所涉及的三层逻辑关系,把历史逻辑、思想逻辑、方法论逻辑三个层面的逻辑综合起来加以考察,才能完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理论.  相似文献   
148.
刘磊 《社科纵横》2010,25(4):114-115,118
文章论述了从原始道教到魏音玄学,道家思想从"道生"到""贵无"、"独化"的逻辑发展。  相似文献   
149.
《诗经·大雅·民劳》的主旨迄今主要有四类观点。之所以产生这四种不同的观点,根源就在于历代学者对诗中的"小子"一词以及诗文本内在逻辑的理解有不同。通过综合考察诗中"小子"一词的含义与诗文本的内在逻辑关系,得出两点结论:一、诗中的"小子"不是指代周王,而是指作者的同僚。二、作者通过此诗表达了对同僚的殷切期望。  相似文献   
150.
从Aristotle提出的诉诸逻辑角度出发对比分析英汉新闻评论中各自劝说策略的异同。具体在分析诉诸逻辑中使用的劝说策略时,本文借鉴了Toulmin的辩论模式,从claim、reason、evidence和rebuttal四个方面来把握对诉诸逻辑的劝说策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