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63篇
  免费   163篇
  国内免费   28篇
管理学   321篇
劳动科学   21篇
民族学   112篇
人才学   55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1695篇
理论方法论   241篇
综合类   3109篇
社会学   271篇
统计学   26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08篇
  2022年   120篇
  2021年   146篇
  2020年   122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131篇
  2015年   219篇
  2014年   397篇
  2013年   318篇
  2012年   353篇
  2011年   380篇
  2010年   385篇
  2009年   371篇
  2008年   402篇
  2007年   344篇
  2006年   323篇
  2005年   237篇
  2004年   263篇
  2003年   193篇
  2002年   179篇
  2001年   179篇
  2000年   124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71.
所谓"俗信文艺",是指与某一民俗信仰紧密相关的一切文艺活动。它们与民俗信仰一起,有其自身的生命周期。以常熟地区宣卷为例,它的相关信仰活动从明代中期以来就基本没变,只是俗信文艺的文体有所改换。清代中期以后宣卷兴起,虽屡经兴废,至今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但同类文艺形式的存亡命运却大有不同。"非遗"保护的核心是树立平等对待文化多样性这一价值观,保护的措施应限于"保存"资料,至于延长"非遗"项目活态生命的任何"保护"努力,均属徒劳无益。对于政府行为而言,"无为即保护",这一原则适用于所有"非遗"项目。  相似文献   
72.
金莲川幕府文臣是古代散曲史上最早进行散曲创作尝试的一批曲家,对散曲的形成和发展,有开创之功,并完成散曲从典雅到通俗的艺术演变。元好问与刘秉忠,皆以词为曲,词曲一体,以雅为胜。元好问与刘秉忠自度曲的出现,加快了散曲的艺术演变,渐至由雅变俗,散曲艺术日渐成熟。至商挺与杨果,散曲渐至雅俗一体,以俗为胜,散曲完全走向艺术成熟。  相似文献   
73.
74.
徐复观著作中蕴含丰富的可以理论化、系统化的诠释学思想,活跃着生命的立体化的具有实践性、真实内容和工夫实体的诠释学体系。从作为诠释学实践活动本身的活动机制及其逻辑起点即"起心动念"处入手,并把其诠释学实践能力分解为"虚静之心"与"互为主体性"两部分,则这一诠释学体系可以表述为:诠释学实践活动即是诠释主体以虚静之心的力量透入于诠释对象的真实内容、工夫实体,并以主客合一的精神状态,在"互为主体性"的诠释学实践能力的作用下,使诠释对象的真实内容、工夫实体以其主体性的本来面目如实地透出于诠释主体,即透过诠释主体的分解性的、概念性的知识活动而显现出新形式、新体征,以实现哲学"思想结构的转换"。从诠释活动本身的主体性来说,诠释对象的主宰性远大于诠释主体,诠释主体仅充当诠释对象得以显现的工具、手段等配角角色,诠释对象才是主角。  相似文献   
75.
根据《山海经》的记载,"浑沌"大概是远古时期即已产生的一个神话生物,但庄子在《应帝王》中通过一系列描述使其成为了一个内涵丰富而深刻的哲学语素。庄子将"浑沌"配置天地中央,隐喻了"浑沌即吾"、"我即天地",这实际上是庄子在深刻地洞察了人之主体自我充分凸显的种种不良后果之后所开出的一帖方剂。庄子认为,只有通过对于人之内涵(知)与外形的消融,以弱化主体个性的自我自大,社会与自然才能够因此而得到稍许休息和安顿。庄子以"中央"定位"浑沌",还说明了"浑沌"与作为五行之"中央"的"土"的相似性,隐喻着"浑沌"像万物生于斯而又归寂于斯的"土"一样,毕罗万物,尽然事理,具有极大的包容性。与庄子寓言中的"儵"与"忽"相系联,"浑沌"又是飘忽绵延、变幻不定的"风云"之象征,隐喻着"道"的不确定性与无限可能性,而这其实正是人类"存在"的一个基本情境。庄子的"浑沌"中所隐喻的上述内涵其实又是三位一体的,它揭示了人们在其存在情境中所应有的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76.
七言体起于七言句式的确定,骚语由于缺乏七言句式的限定不能指为七言体之起。七言起于汉代谣谚、镜铭、歌诀,亦有文人偶作并赋体七言系辞,但汉乐府五言蔚为正宗,并以文人拟乐府居于雅正,而七言俗制罕作。然七言魏晋不兴,非在句句平韵导致意脉不相连属、不堪叙述抒情,而主要在于俗制不入、句长为难。及南朝宋鲍照七言隔句押韵新造其体,开启南朝七言之盛,与五言同时接受声律规范,卒成七言律体,但命意、造语犹仍南朝乐府七言,表现为早期七律的重要特点,这是因为七言新体形成既晚,不及五言经由自汉以来文人拟乐府的长久积累形成文人创制的精工锻炼。在七言律体的形成过程中,声律和联对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7.
《原道》作为《文心雕龙》首篇,其主要论述了刘勰对文学起源的基本看法,即文源于道。虽然刘勰受儒家思想和玄学的思想影响很大,但《原道》篇中在论述文的同时,阐述了"道"的思想,这无可避免的打上了道家思想的烙印,也体现了老庄的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78.
冬生 《山西老年》2014,(6):23-23
作为一代文化名人巨匠,鲁迅在很多事上,常常表现出一种“出人意料”“不同流俗”乃至“特立独行”、1929年12月24日,曾任众议院秘书长、  相似文献   
79.
"道"不是思维的内容,而是思维的形式。"道可道非常道"应该理解为:道是可足道的,而非普遍有效的,即"道"是类比(推理)这种思维形式。《道德经》的伟大贡献在于两千五百年前,老子就模糊领悟到思维的形式比其内容更为根本。它与其他先秦经典共同形成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注重类比的思维特征,而导致中华文明更具有可理解性、可接受性、强包容性和强融通性的传承优势。《道德经》虽然谈了许多天地人生的深刻道理,但更重要的是借用天地人生的深刻道理来谈"道",也就是展示可以增加对这些深刻道理的理解和接受的类比方式。"道"是偶真的普遍思维形式,"德"是确定可靠性的具体思维内容。"道""德"益彰,就是形式与内容相统一而彰显尽善尽美。"名"是具有不确定性定义的概念,作为概念的"名"在类推形式的"道"与思维内容的"德"之间架设了桥梁,由此,《道德经》成为人类文明源头之一的完整的不朽之作。  相似文献   
80.
《淮南子》对国家治理中的行政管理问题极为重视,秉持黄老道家的立场和理念,形成了深刻、丰富的思想内涵,总体上体现出无为而治的黄老道治理念及精神,其行政管理思想以道家为主,融合法家和儒家的“法度”、“仁义”思想,突显出兼用百家、一体多元的汉代黄老特色,代表了中国古代黄老道家认识的历史高峰,对现代国家治理的良好发展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