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53篇
  免费   379篇
  国内免费   78篇
管理学   916篇
劳动科学   29篇
民族学   129篇
人才学   162篇
人口学   16篇
丛书文集   4233篇
理论方法论   700篇
综合类   6838篇
社会学   832篇
统计学   55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55篇
  2022年   142篇
  2021年   212篇
  2020年   201篇
  2019年   226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199篇
  2016年   237篇
  2015年   409篇
  2014年   739篇
  2013年   688篇
  2012年   824篇
  2011年   858篇
  2010年   760篇
  2009年   861篇
  2008年   1047篇
  2007年   885篇
  2006年   830篇
  2005年   730篇
  2004年   744篇
  2003年   719篇
  2002年   745篇
  2001年   581篇
  2000年   334篇
  1999年   213篇
  1998年   138篇
  1997年   127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日本德川时代阶级统治的支柱身分等级制,首开政治与经济二元分离的先河,将政治和经济领域分别交给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士农工商都有只属于自己的社会资源.德川幕府260多年的和平,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都与身分等级制下身分、职业、道德、多元价值与社会秩序的整合密不可分.最重要的意义还在于,从历史因果关系来看,身分等级制的基础--权力与财富分离,弱化了统治者自身,武士走上了自我消亡的不归路,农工商则得到了相对独立的发展.各得其所、多元追求的价值观念,大众在职业生活中形成的许多属于"现代化"的因素,预先为日本现代化的高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992.
“新现实主义小说”反映了转型期当代中国重大的社会事件与现实问题,因而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但他们对当下现实的评判存在严重偏差,作品也暴露出相当程度的“非艺术化”倾向.  相似文献   
993.
加强网络道德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在21世纪将形成一个与当代工业社会具有不同特征的现代网络社会.现代网络社会作为一个"虚拟"的社会,也是一个充满问题与矛盾的真实社会.它同当代工业社会一样,需要道德建设的支撑.网络道德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94.
现阶段道德建设中有两种不同的取向,即市场取向与社会取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的市场取向有其必然性和必要性,它的伦理实质是利己与利他的统一.道德建设的社会取向作为一种非市场取向,最主要内容是"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原则.两种取向在指导道德建设的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冲突.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顺利进行要求通过整合实现两种取向的互补统一.  相似文献   
995.
皮尔逊教授从文化传统差异的角度论述了中国史学研究中对"客体”的过度偏重,以及西方学者更注重主观参与与历史客观的结合的两种不同的历史观念及其利弊得失.中方学者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皮尔逊教授观点的同时,还指出了道德评价在历史研究中的意义,认为历史研究既要主观地从多种角度去考察,又不能淡化原始文献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996.
张卉  祁洋波 《决策探索》2007,(10):70-71
上世纪60年代后的台湾文坛有几篇描写歌仔戏没落现象的作品引起了广泛关注,如1961年陈若曦发表在《现代文学》上的《最后夜戏》,1967年获"第三届联合报文学奖"第三名的洪醒夫的《散戏》,1990年一举成为台湾《自立报》举办的百万小说征文得主的凌烟的《失声画眉》等等.这些作品不仅描述了歌仔戏的衰亡、艺人生活的艰辛,同时也通过这种描述反映和揭示了传统文化失落背后,人们伦理价值观念和传统道德的变化.  相似文献   
997.
雷池月 《领导文萃》2007,(9):108-113
做宰相难,原因在于他处在封建政治的枢纽位置。君相、君民、官民、官府、僚属各种矛盾在他这里汇集。这就要求他不仅有远见卓识,能知人善用,更要能宽容大度(忍人之所不能忍)。协调平衡各方面的关系;而且还要善于揣摩圣意。因势利导,把体制的缺陷所可能导致的恶果减低到最小程度。这几个方面缺一不可。十一世纪的中国,基本上达到了贤相标准的有好几位,当然都不够全面。其中比较突出的典型应当首推王旦。  相似文献   
998.
<正>人无诚信不立,家无诚信不和,业无诚信不兴,国无诚信不稳,世无诚信不宁。诚信不仅是一种品行,更是一种责任;不仅是一种道义,更是一种准则;不仅是一种声誉,更是一种资源。就个人而言,诚信是高尚的人格力量;就企业而言,诚信是宝贵的无形资产;就社会而言,诚信是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就国家而言,诚信是良好的国际形象。  相似文献   
999.
《经理人》2007,(4):128-128
一段时间以来,各方对企业家道德回归,企业诚信经营的呼声日浓,但是,如果没有深刻认识到浓厚权谋意识的人文生态,没有辨识出从血液里都沉淀着兵法习性的民族传统,以及它们与时代性的浮躁杂交.  相似文献   
1000.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社会的各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表现之一就是 :现实生活中各种道德观念同时存在。改革带来的利益分化 ,产生了不同的利益主体 ,形成了不同的利益集团 ,这就不可避免地形成利益的矛盾、冲突、碰撞。它们在道德意识中就突出表现为各种道德观念的碰撞和冲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道德经济 ,因此必须加强道德建设 ,使经济建设道德化、法制化、规范化 ,不能使经济繁荣建立在道德滑坡甚至是道德沦丧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