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297篇 |
免费 | 351篇 |
国内免费 | 78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929篇 |
劳动科学 | 41篇 |
民族学 | 149篇 |
人才学 | 195篇 |
人口学 | 17篇 |
丛书文集 | 4523篇 |
理论方法论 | 742篇 |
综合类 | 7225篇 |
社会学 | 852篇 |
统计学 | 5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3篇 |
2023年 | 171篇 |
2022年 | 195篇 |
2021年 | 273篇 |
2020年 | 253篇 |
2019年 | 269篇 |
2018年 | 99篇 |
2017年 | 216篇 |
2016年 | 254篇 |
2015年 | 427篇 |
2014年 | 781篇 |
2013年 | 721篇 |
2012年 | 870篇 |
2011年 | 913篇 |
2010年 | 795篇 |
2009年 | 913篇 |
2008年 | 1094篇 |
2007年 | 925篇 |
2006年 | 859篇 |
2005年 | 764篇 |
2004年 | 765篇 |
2003年 | 745篇 |
2002年 | 767篇 |
2001年 | 603篇 |
2000年 | 347篇 |
1999年 | 214篇 |
1998年 | 140篇 |
1997年 | 131篇 |
1996年 | 67篇 |
1995年 | 35篇 |
1994年 | 21篇 |
1993年 | 16篇 |
1992年 | 14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8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关于儒学中"历史文化优先"意识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世安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02,39(3)
儒学思想有一种原则,就是崇尚历史文化。历史文化是多个世纪累积而成的精神尺度。儒家相信人不应受动物属性和快乐欲求支配,而应在大的精神尺度上成为一个“人”。这个大的尺度就是由历史文化累积而成。现代社会的主流道德是从自然人权的初始假定引申出来,与从“人禽之别”引申的儒家道德有很大不同。前者可称为“权利”道德,后者可称为“教化”道德。中国现在尤其需要落实“权利”道德。但“教化”道德也应纳入学术界的视野。 相似文献
122.
论司马迁仁学思想的来源与帝王批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强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80-86
汉代道德思想律的基础是孔子的仁学思想。汉代的价值判断体系主要取法于孔子的仁学思想,司马迁通过历史研究,看到了孔子仁学思想对于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从而把思想立场移到了孔子仁学思想的方面。仁学是司马迁进行帝王批判时的思想武器。在审视历史的过程中,司马迁将帝王批判盛载于社会批判之中,以道德自律为纲绳,为帝王批判树立起新的标尺。 相似文献
123.
周枫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4,(1)
自由主义为坚持个人主义而削弱了人们的共同体归属感;为坚持权利优先立场而淡化了人们对美德的追求;为坚持国家的道德中立性而抑制国家在道德中的教化作用。一味坚持前一方面的价值有可能导致道德平庸、甚至道德滑落的社会状况,这不是自由主义的初衷。自由主义面临道德两难困境。面对保守主义和共同体主义者的批评,美国的自由主义者开始反思自由主义与道德的关系,许多人呼吁重视传统价值和美德教育。但是,自由主义并没有摆脱道德两难困境。自由主义的内核是防止对个人权利的侵犯,若是抬高以致优先考虑善道德,就有可能侵犯个人权利,走向道德强加以致思想专制。这是一个无解的处境,不可能克服。所能做的是保持一个必要的张力,防止固执于一端,在自由的对话讨论中解决此一困境。 相似文献
124.
董群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4):16-19,29
《法华经》体现的最基本的佛教道德思想特色至少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以方便为特色的道德教育方法论 ,二是以安乐行为特色的道德修行论 ,三是以恭敬为特色的常不轻德行 ,四是以慈悲为特色的观世音美德。这些思想在中国佛教伦理思想史上有着不同层次的影响 ,对于当代中国的道德建设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25.
解蔽与成圣:荀子认识论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荀子明确将自然对象排斥于人的认识领域之外 ,而把认识对象规定为三位一体的“五经”、礼义和道。荀子的认识方法 ,一是通过具有理性思维能力的心灵 ,以静观的方式来认识对象 ;二是认识主体以“行”即践履的方式来把握对象。荀子的认识目标有两个层面 :其一是知性层面的“解蔽” ;其二是德性层面的“成圣”。从上述认识对象、认识方法、认识目标的具体规定来看 ,荀子的认识论是一种“社会道德认识论” ,而不是所谓的朴素唯物主义反映论 相似文献
126.
陈翔宇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5):61-6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要求农民在行为观念、价值取向等方面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共同的道德认同感。道德认同是新农村道德建设的价值基础和目标。要从重视农民道德自我的发展、培育农民对现代社会主流道德的道德认识以及重视社会正义性构建等方面入手,加强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道德认同感培育。 相似文献
127.
刘响来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5):79-82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知行统一"、"继承与创新"相协调、"教育与管理"相结合、"自律和他律"相统一等原则。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有利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道德支撑,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全面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28.
王晓敏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2):106-112+148
涂尔干道德三要素理论,为我们思考智能时代道德教育可能产生的困境及其破解路径提供了理论智识。在智能时代,道德教育对象的赛博格化特征以及德育环境的虚拟化拓展,或将导致德育面临道德任性行为、真相认知错位、算法歧视问题以及离身德育转向等一系列可能的困境。为了破解这些可能的困境,需要从德育基础、德育要求、德育保障和德育追求四个方面,培养人的纪律精神、理性观念、善的追求与集体情感,并适时地在虚拟空间中承接现实空间的德育路径,传承慎独修身的美德,培养纪律精神以消解道德任性行为,培育批判性思维以提升明辨是非的道德能力,始终秉持科技向善理念以弘扬社会正能量,践履知行合一传统理念以丰富学生道德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29.
随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实践的发展 ,理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得以不断拓展。本文基于对当前道德建设相关研究成果的认识 ,分别从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关系、对以往道德建设的反思和具体实施方略等几个方面评述了这些理论研究成果。作者希望通过这样的努力 ,充分展示当前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理论研究现状 ,引发大家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