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69篇
  免费   384篇
  国内免费   79篇
管理学   936篇
劳动科学   35篇
民族学   130篇
人才学   167篇
人口学   16篇
丛书文集   4280篇
理论方法论   705篇
综合类   6867篇
社会学   845篇
统计学   51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65篇
  2022年   151篇
  2021年   225篇
  2020年   211篇
  2019年   233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199篇
  2016年   245篇
  2015年   415篇
  2014年   761篇
  2013年   705篇
  2012年   834篇
  2011年   869篇
  2010年   756篇
  2009年   856篇
  2008年   1050篇
  2007年   884篇
  2006年   835篇
  2005年   730篇
  2004年   743篇
  2003年   722篇
  2002年   747篇
  2001年   580篇
  2000年   332篇
  1999年   213篇
  1998年   137篇
  1997年   126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高质量财务报告(QFR,Quality F inanc ialReporting)体系指出,在资本市场上通过粉饰财务报表,欺瞒广大的投资者和债权人,会增加公司股票的融资成本,降低股价。运用QFR能够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完善和发展,对企业和资本市场来说都有很高的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62.
通过分析会计人员素质的现状,提出了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对策,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不断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63.
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原则,是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集体主义精神就是要使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实现有机的统一。我们应该采取多种方法加强大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教育。  相似文献   
64.
学术职业具有其自身的道德特征,它以时代性、创造性、自由性、诚实性作为基本内核,从而构成了学术职业区别于其他社会职业类型的道德意识。学术道德建设不仅包括科学研究过程中的道德建设,还包括育人、教学、社会服务过程中的学术道德建设等多个方面。探讨学术职业的道德特征,旨在为学术道德建设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5.
从生态美学的角度对蒙古族作家满都麦的作品作全新解读,而解读本身即是生态美学意义上的人格重建过程,同时也是价值体系和道德体系重建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意味着人类文化的转型,具有全人类的意义。  相似文献   
66.
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但从目前看由于种种原因 ,我国的公民道德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阻碍了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公民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迫切的任务。针对公民道德建设具有的继承性和时代性 ,先进性和层次性 ,长期性、艰巨性和紧迫性、自律性和他律性的特点 ,在公民道德建设中高举爱国主义旗帜 ,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以“三德”教育为着力点 ,从具体事情抓起 ,广泛开展群众性的道德实践活动 ,对公民加强道德教育 ,加强法律和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6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高校道德教育出现了许多新情况 ,新问题 ,道德困惑、道德沦丧、理想消沉 ,已成为当今社会刻不容缓的紧迫问题。因此 ,高校道德教育必须对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所造成的道德后果做出积极的回应 ,首先要确立“以德治教”的教育思想 ;其次要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校园文化活动相融合 ,另外 ,还应加强师德建设 ,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相似文献   
68.
经济与伦理关系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主体自身需要的增强,经济伦理的核心即经济与伦理的关系问题已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学术界对于该问题的研究主题和丰硕成果体现出经济的道德蕴涵与理性特征,可以预测经济伦理之研究必将出现一个繁荣局面.  相似文献   
69.
林杨 《社区》2004,(3):53-53
目前,社会上“冷漠”现象是十分普遍的。究其根源,既有文化心理方面的原因,也有法律制度上的原因。从心理学上分析,专家认为,这是由于“责任平摊”,也就是在遇到危机时,在场的人越多,每个人的责任感越低。大家都可能认为,自己不伸手援助,别人一定会挺身而出,最后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在我国的法律中尚没有“见死不救”罪,比较接近的是“不作为”的罪名,但要构成“不作为”,要有个前提,即这些人具有一种义务。比如父母对子女的抚养义务、成年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因此,消除冷漠感当务之急是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我们应该从制度上确保“见死有…  相似文献   
70.
张謇在兴办教育的实践中,积极吸收西方先进文化及教育经验,顺应社会发展与南通地方自治的需要,以补充学校教育、普及科学知识,完善社会道德、改良社会风气、培养专门人才、推进“地方自治”为目的,在南通兴办了结构合理、体系完备、形式多样的,包括综合性、专业性、职业性的一系列社会教育事业,对促进南通地区社会进步与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同时,这些实践活动也丰富和发展了张謇的社会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