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69篇
  免费   384篇
  国内免费   79篇
管理学   936篇
劳动科学   35篇
民族学   130篇
人才学   167篇
人口学   16篇
丛书文集   4280篇
理论方法论   705篇
综合类   6867篇
社会学   845篇
统计学   51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65篇
  2022年   151篇
  2021年   225篇
  2020年   211篇
  2019年   233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199篇
  2016年   245篇
  2015年   415篇
  2014年   761篇
  2013年   705篇
  2012年   834篇
  2011年   869篇
  2010年   756篇
  2009年   856篇
  2008年   1050篇
  2007年   884篇
  2006年   835篇
  2005年   730篇
  2004年   743篇
  2003年   722篇
  2002年   747篇
  2001年   580篇
  2000年   332篇
  1999年   213篇
  1998年   137篇
  1997年   126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环境道德:高校教育的新视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高校教育中应加强环境道德教育,以提高我国大学生环境意识。  相似文献   
92.
本文着眼于社会道德层面,通过对唐宋两代皇帝、名儒士大夫、一般平民三个阶层对女子再嫁态度的分析,指出唐宋两代各阶层对女子再嫁普遍具有认同感,不以之为非。从道德观上看,唐代贞节观念相当淡薄,各阶层皆以为再嫁理所应当,符合当时社会道德规范,故再嫁女子不为人所歧视;宋代各阶层对娶再嫁女为妻也无所顾忌,对再嫁女也没有产生偏见。  相似文献   
93.
品德是道德在个体身上的表现。全面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应十分重视对品德心理规律的研究。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品德心理特点 ,探讨运用了品德心理规律 ,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94.
大学生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自身修养等方面普遍存在着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失衡现象,这种失衡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对此要给予足够的重视,认真地加以研究和解决。  相似文献   
95.
目前我国企业的市场营销中存在着一些不道德的现象,这些现象的存在不仅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对企业自身的长期发展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美国和日本企业成功的实例,说明了通过创建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实现营销道德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贯彻.  相似文献   
96.
市场经济主体的道德理性基础,是维持市场经济运行秩序必需的行为准则,如果整个社会不能确立一种与之相适应的道德理性来作为人们共同的“内在道德律令”和“外在行为准则”,那么,市场经济就会失去主体行为的道德文化支撑,市场经济必要的运行秩序就难以建立。道德理性基础作为支撑市场经济良性运行的文化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经济运行的导向力、经济个性的激发力、经济组织合作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97.
党的十六大报告关于道德建设的思想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是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 ,是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道德理想与现实的有机结合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新时期 ,我们需要坚持与时俱进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实践。正确处理好先进性与广泛性、他律与自律、中国特色与世界伦理文化等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98.
网络道德建设具有特别的重要性 ,它可以规范人们的网络行为 ,丰富人们的道德意识 ,形成主体所认同的价值取向 ,造就人们的创新意识 ,推动集体主义的更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99.
通过对市场经济和我国历史特征的分析,突出了中国与西方国家市场经济的不同特征,在总结和概括我国市场经济现状和影响我国市场经济健康运行成因的基础上,指出了中国的市场经济需要法德并建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并提出了可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0.
论道德规律     
本文认为,一切社会的道德莫不循由如下规律而发展变化。“变化律”:共同道德是超社会的,它的变化不是决定于社会的变化,而是决定于人们道德意识的变化;特定道德相反。“推行律”:一个社会实行何种共同道德,是偶然的、自由的、可以选择的,它不取决于社会发展,而取决于统治者的意志;特定道德相反。“效用律”:任何类型的共同道德对社会发展是促进还是延缓均与社会发展无关,而完全决定于其自身性质;特定道德则相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