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28篇
  免费   341篇
  国内免费   89篇
管理学   1331篇
劳动科学   80篇
民族学   215篇
人才学   251篇
人口学   42篇
丛书文集   4758篇
理论方法论   797篇
综合类   7594篇
社会学   1011篇
统计学   279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74篇
  2023年   171篇
  2022年   203篇
  2021年   262篇
  2020年   262篇
  2019年   284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211篇
  2016年   265篇
  2015年   481篇
  2014年   950篇
  2013年   858篇
  2012年   972篇
  2011年   1044篇
  2010年   942篇
  2009年   1050篇
  2008年   1273篇
  2007年   1040篇
  2006年   916篇
  2005年   825篇
  2004年   809篇
  2003年   794篇
  2002年   817篇
  2001年   652篇
  2000年   385篇
  1999年   234篇
  1998年   155篇
  1997年   138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论经济行为主体的道德理性基础及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活动主体的个体道德素养 ,是市场经济主体行为选择的道德理性基础 ,是维持市场经济运行秩序必需的行为准则。如果整个社会不能确立一种与之相适应的道德理性来作为人们共同的“内在道德律令”和“外在行为准则”的基础 ,那么 ,市场经济就会失去主体行为的道德文化支撑 ,市场经济必要的运行秩序就难以建立 .因此在市场经济秩序建立过程中 ,培养和铸就经济行为主体的道德理性基础即经济人对经济活动应有道德素养的信仰和对自已行为自觉自律的思维方式是至关重要的。道德理性基础作为支撑市场经济良性运行的文化力 ,其作用形式主要表现为 :经济行为的导向力、经济个体的激发力、经济组织合作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132.
论社会道德舆论的形成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舆论是影响和评价一定道德现象的重要标准。本文运用心理学的理论研究了道德舆论的产生、特征与功能。研究表明 ,优化的道德舆论能对个人、团体乃至政府 ,产生一定的制约与监督作用、指导与鼓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3.
时统君 《理论界》2011,(6):64-66
自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初期,国内伦理学研究中存有一个"道德权利空场"。随着社会存在的变迁以及社会主义道德的完满发展,这一坚冰逐步被打破,许多学者开始从不同维度审视道德权利,在道德权利的学理合法性、内涵、现实意义以及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的关系、道德权利与法律权利的内在关联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对道德权利的已有研究成果择要概括梳理,有助于道德权利问题研究的持续、深入进行。  相似文献   
134.
就当代学者来说,如何从经验考察来验证人是否有先天或普遍的道德情感会是很有启发的道德心理学议题。从道德心理哲学的角度重新解析张载以及王夫之的道德理论。探讨他们对道德的可能性,善的根源的解释,以及他们对恶如何产生,如何对付的主张,我们会发现,张载比较强调理性的重要性,而王夫之则从道德情感出发。两种理论的比较可以作为我们进一步思考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35.
汤姆.雷根的动物权利论既基于固有价值假设来论证所有生活主体(尤其是动物)的固有价值都要得到尊重,又通过只有理性人才能承担道德义务(从而使道德权利的存在成为可能)的理性人标准确立了其理论的核心内容———生活主体(特别是动物)享有得到理性人尊重对待的道德权利,动物之间则不存在权利和义务。故此,雷根的理论运用双重标准完成了论证。然而,雷根遮蔽了其理论对理性人标准的贯彻与依赖,从而片面地得出只需具有生物学上的种种精神活动能力即可成为道德(权利)主体的结论。这就消解了康德主义道德理论所蕴含的能负担义务者才有价值的伦理意义,而导致道德主体理论在价值取向上的严重错误。  相似文献   
136.
台港新儒家学者唐君毅非常重视中国艺术精神的阐发及重建。从道德文化哲学角度,他把艺术精神理解成道德精神之"用",显出浓厚的儒家本位的立场,但当他悬置"道德理性",论中国艺术"虚实相涵"之特质,"生化无穷"之"化"境,都深契于庄子哲学,并呼应着他早于徐复观近20年提出的道家"纯粹之艺术精神"一说。唐君毅对"郭象注庄"之"自然独化"一义的延伸阐发,揭示出庄子之"道"实通于中国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137.
一、法律实证主义的分裂--基于"分离命题"的讨论 "法律与道德之间是否存在必然的联系"之所以成为理论法学争论最激烈、同时又是经久不衰的话题之一,原因就在于法律与道德都为人们的行动提供规范性,即如果某种行动是由某一标准引致而来的,而与行为人自身的欲望和倾向无关,那么这种行动就是所谓的"规范性"行动.  相似文献   
138.
艾滋病的出现与蔓延很大程度上源于人类的道德偏向和伦理亏欠。阎连科、宋江鹏等作家在作品中揭示了艾滋病蔓延过程中的伦理缺失:地方政府错误的发展理念和医疗行业的失序;现代人重利轻义的道德观念和性自由意识的泛滥。通过对艾滋病及其患者遭遇的描述,作家希望唤起全社会对艾滋病人和感染者的生命价值和健康权的关注。这也体现出中国知识分子在灾难降临时对人类的生存和命运的忧患意识与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139.
1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