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4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7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60篇
人才学   7篇
丛书文集   470篇
理论方法论   56篇
综合类   865篇
社会学   39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127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61.
孔德从实证的角度研究社会现象,思考社会为什么不能以一种有序、和平的方式存在并演进,继而,和谐、有序的社会形态在其思想里得以型构.本文试图从孔德当时所处的失范的社会环境出发,探讨其人道教在构建社会秩序中的文化意义,反思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期和谐社会建设的价值认同.  相似文献   
162.
163.
道教,既不同于儒、释,必然有其独特的文化渊源和精神指向,这是其宗教思想、信仰和文化的原始性和原创性使然。故如若去还原什么是道教文化的精神,追索什么是道教寻求的终极精神价值,就不得不从老庄道学丰富的生命哲学渊源说起,亦从那一时刻开始,编织着古代传统文化那富有"创造性"和"想象力"的思维就始终盘踞并贯穿于整个道教文化之精神的始末,那些创造性的思想力量以对神秘未知的不安、惶恐和困惑作为开始,并以获取、沉浸、享乐于它们作为终极之追求。  相似文献   
164.
33天桂山     
天桂山是我国北方著名的道教圣地,古有“北武当”之称。据平山县志记载,明末,当朝皇帝崇帧派心腹太监林清德外出寻找避难之所,在天桂山兴建行宫。崇祯吊死煤山后林清德便逃到天桂山当了道士,改行宫为青龙观道院。经过近300年的修建和完善,天桂山不但具有大自然的秀丽天然,而且具有道家仙山圣地的庄严气势及神秘色彩,香火鼎盛,山上道士最多时达47人,至今已传十几代弟子。  相似文献   
165.
中国古代历来有神化典籍和文字的传统。早期道教的文字观和经典观主要体现在早期道教的“诵经”修道方法之中。正是通过“诵经”修道方法,早期道教把尊重和神化典籍和文字的传统推向了极至。  相似文献   
166.
唐代是道教外丹术的“黄金时期” ,然而 ,这一时期亦是外丹术发生深刻的世俗性变异的阶段。对此 ,本文运用充分史料 ,分析证明 :外丹术活动在唐代社会已呈现出了主体杂芜化、目的功利化、手段任意化的特征。在各种因素作用下 ,外丹术活动由一种具有宗教性质的方术转变成为一种普通的社会时俗。  相似文献   
167.
2008年11月3日至8日,国家宗教事务局副局长齐晓飞率调研组到湖北省就佛、道教工作情况进行为期7天的调研。在湖北省调研期间,调研组认真听取了湖北省民宗委、武汉市民宗  相似文献   
168.
36笔架山     
笔架山风景区,坐落在锦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山有三峰,二低一高,形如笔架,故而得名;笔架山是一座道教名山,自下而上建有山门、真人观、吕祖亭、太阳殿、雷公祠、电母祠、五母宫、方丈院、三清阁等众多道教庙宇及点缀品,中间以石板路相连,其中以主峰之上的三清阁最为精美,  相似文献   
169.
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流行的盘古神话不是当地原始社会神话的遗存,而是汉籍中的盘古神话随北方汉族道教在南方的广泛传播而流传开来的。神话传播研究是研究少数民族神话的基础和前提。用西方进化论神话理论研究中国少数民族神话的方法值得纠正。  相似文献   
170.
道教文化本位的立场出发,提出济世体道教笔记小说的概念,并从济世体道教笔记产生的思想原型及其主题类别、宗教意蕴、文学特征等几个方面,对济世体道教笔记小说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