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2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7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60篇
人才学   7篇
丛书文集   470篇
理论方法论   56篇
综合类   863篇
社会学   39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127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81.
在湘中古属梅山的地域内的民俗宗教活动中,人们对巫与巫术的信赖具有鲜明的历史与现时性原因。巫术及其宗教性规仪,对当地的民俗文化活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崇信巫觋也成了梅山道教的一大表现特色。  相似文献   
982.
薄荷片推荐:“山川雄秀甲于关塞。”明朝“八大才子”之一赵时春这样赞美崆峒山。相传广成子修炼得道于此山、黄帝前来向道家仙人广成子问道,人称崆峒山为“天下道教第一山”。崆峒山后来发展为道、儒、佛三教合一、共尊共荣的宗教摇篮。崆峒山还是中国五大武术流派之一崆峒派的发祥地、周穆王、秦始皇、汉武帝均以登崆峒为盛事。  相似文献   
983.
作为检验中国古代国力或社会发展的一个综合指标,人口数量与道教确有某些盛衰相关;但是相关不等于因果.道教人格作为中华民族的生存策略,它是种族强盛还是种族危机的产物呢?本文提供的社会史统计分析表明道教大致可分为乱世应对策略与升平盛世的发展策略两个大类,它们分别与人口盛衰相关.道教行为发生率与人口数量剧变都是政治与社会动乱的结果而非原因.道教对政治的依赖性过大,内部发展得过份专业化.上失政治支持,下缺民众认同,当近现代人口剧增并不得不寻找新的产业方向时,道教无法提供有用的文化资源而趋于衰落.  相似文献   
984.
《西游记》中的宗教思想是明代“三教合一”思潮的产物。所谓“三教合一”并非儒、释、道三者平分秋色 ,实际上有所侧重。具体分析三者的关系是 :小说以儒家的价值取向为评判人和事的标准 ,儒为立本 ;道教修炼 ,虽使孙悟空等超越了自然生命、具有无穷法力 ,却非修炼的极境 ,仅仅是进一步修炼的入门和准备 ;成佛则是小说人物的最高追求 ,佛法无边并统摄一切诸法 ,佛教思想实为极则  相似文献   
985.
试析道教身神说的医学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身神说是道教存思修炼术的基础性内容。身神说来源于医学理论的宗教化,具有医学生理学和宗教神学的双重内涵。道教存思修炼术在历史上曾取得过重大的医学成就,是道教医学对人体生理学的重要认识手段,其认识过程和认识成就均通过身神说反映出来,所以,身神说具有深刻的医学内涵。  相似文献   
986.
儒家、佛教和道教均有其各自的科技观及其科技实践,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但具有很强的现实借鉴意义,而且也具有较强的学术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987.
清代老庄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整个清代研究老庄的著述很多,与前代相比,清人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对<老子>、<庄子>进行了大量的考据和校订,此外,还极力摈弃前代从佛教和道教角度对老庄的诠释,其整个趋势是从玄学化、宗教化的理解转向了实证化和俗世化的关怀.  相似文献   
988.
李商隐是一位道教信仰者。他自少年时代就亲自参加过道教的养炼实践,入仕后也一直与道教保持着密切联系。李商隐修道属于上清教派,注重“内丹”法,从哲学层面更多地吸收了老、庄的道家思想。李商隐对道教神仙之说也曾有过怀疑并加以批判,道教一定程度上是他追求功业、修身养性的工具及失意时心灵的寄托。然而道教经典及上清教派的“内丹”、存想思神等方术却极大地影响了李商隐超俗的人格、情感、思维与审美,铸就了他魅力独具的诗作。  相似文献   
989.
徐是中国现代文坛上一位个性独特的作家。从早期社会改革的实践者到晚年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徐以其卓尔不群的人生追求与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把宗教关爱的目光投向生命的终极意义和对理想人生的憧憬。徐的很多作品传达出强烈的宗教感,在佛教意味、道教色彩和基督教情怀的交融中抒发对于人性与心灵深处的探询和对于人生哲理的宗教式感悟。  相似文献   
990.
陈抟美学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唐宋之交承上启下的学者道士,陈抟的美学思想是丰富而有特色的.他毕生追求自由自在的人生,以审美的态度考察宇宙的生成和自然万物,强调真善美统一的理想人格.陈抟的宇宙生成思想、内丹思想为后人所传承,他的淡然恬静、寄意于山林水泉的审美境界对北宋的美学风格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