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04篇
  免费   250篇
  国内免费   35篇
管理学   668篇
劳动科学   23篇
民族学   78篇
人才学   61篇
人口学   14篇
丛书文集   1559篇
教育普及   1篇
理论方法论   319篇
综合类   3808篇
社会学   232篇
统计学   12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64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130篇
  2014年   198篇
  2013年   201篇
  2012年   341篇
  2011年   365篇
  2010年   357篇
  2009年   386篇
  2008年   422篇
  2007年   295篇
  2006年   290篇
  2005年   344篇
  2004年   426篇
  2003年   392篇
  2002年   435篇
  2001年   558篇
  2000年   464篇
  1999年   320篇
  1998年   173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在总结海外革命党党报实践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围绕“政党为体,党报为用”为核心,对党报的根本性质、功能作用、经营管理、宣传策略等均作 出细致深入的论述,初步建构其党报思想。但揆诸实际,孙中山当时领导下的革命党,政党之“体”尚未健全,党报之“用”自然也难以最大化地发挥其效力。  相似文献   
992.
面对相对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思潮侵袭,以及社会结构日益固化的生存现实,杨庆祥博士的《80后,怎么办?》一书,尝试提出80后一代人的生存际遇问题。80后要面 对的“全球化的资本剥削体系”和“日益僵化的官僚权贵机器”并非判然有别的两样东西,而实乃统一于90年代发轫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制当中。从这一意义上说,追溯80 后“失败感”的成因,我们应该首先回到可疑的“90年代”的历史现场。  相似文献   
993.
高等教育经费供求问题一直受到社会各界普遍关注。本研究从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对河南省2015-2020年普通高校发展性经费的潜在需求和供给能力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性经费的科学配置提供参考。首先,根据河南省人口现状和Eviews软件,统计和预测河南省2015-2020年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变化趋势,并统计和预测在校生规模,发现河南省2015-2020年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大致呈现下降趋势,但下降速度相对缓慢。其次,利用固定系数法对河南省普通高校发展性经费需求进行年度匡算与分析,发现发展性经费需求的变化趋势为先增后减,2010-2020普通高校发展性经费需求将进入高峰期。从需求趋势看,供求矛盾主要集中在2020年以前,发展性经费供给状况仍不容乐观,而“调结构、缩差距、提效益”则成为普通高校发展性经费科学配置的关键。为此,从发展规模、经费渠道和区域性协调等方面提出应对策略:第一,合理调控高校在校生规模,科学评估不同类型高校发展规模;第二,尽快建立多渠道的高等教育经费筹措机制,缓解政府与高校压力;第三,探索建立高校学杂费标准弹性制度,加强宏观调控和内外监督;第四,进行经费预算改革,加强对高校经...  相似文献   
994.
邓小平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观为依据,在领导中国开展文化软实力建设的过程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是中国文化软实力核心的原则、坚持现代文化软实力和传统文化软实力并重的原则、坚持辩证对待外来文化的原则、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等四项原则。它们为我们指明了在充分利用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成果的前提下,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方向和价值所在,对当前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5.
基于对中国国情的正确认识和深刻把握,邓小平认为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应该选择政治发展与经济发展相互适应、相互配套这样一种共生、互促的模式。在此基础上,邓小平以务实的态度深刻阐述了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根本路向。  相似文献   
996.
理论联系实际是高校“两课”教学普遍采用的方法 ,该方法在邓小平理论教育教学中的特殊运用机制 ,包括功能指向、应联系的“实际”的外延内涵和运用该方法的主要原则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997.
田居俭 《中华魂》2011,(2):20-24
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的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之初就制定了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明确中国革命"包括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革命(新民主主义的革命)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  相似文献   
998.
实事求是是世纪之交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实事求是哲学的形成和发展在本世纪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经历了两次飞跃 ,毛泽东和邓小平对实事求是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并赋予这一哲学命题以新的、丰富的内涵。坚持和发展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99.
邓小平社会发展观是邓小平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社会发展道路、社会发展思路、社会发展战略和社会发展目标等几个方面,几个方面的相互联系有机结合构成了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国家社会发展的全新学说。这是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世界发展新的实际相结合,总结中国的历史和现实特别是改革开放的新经验而得出的一系列科学结论的总概括,是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1000.
发展是邓小平理论的主题,而加快发展又是邓小平突出强调的问题。在邓小平看来,要实现加快发展,必须审时度事,冷静思考,充分认识加快发展的紧迫性;必须认真总结经验,认清形势,注意加快发展的机遇性;必须做到敢闯敢试,务求实际,自觉探寻加快发展的规律性,走出一条速度快、效益好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