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31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45篇
管理学   180篇
劳动科学   28篇
民族学   170篇
人才学   77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645篇
理论方法论   294篇
综合类   2087篇
社会学   781篇
统计学   14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121篇
  2015年   159篇
  2014年   409篇
  2013年   351篇
  2012年   388篇
  2011年   384篇
  2010年   367篇
  2009年   311篇
  2008年   335篇
  2007年   240篇
  2006年   179篇
  2005年   165篇
  2004年   122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肖伍祥  梅芳  周满春 《社区》2014,(7):37-37
最近,江西省九江市浔阳区首部微电影《社区理事长的日记》走红中国浔阳网。人们关注的不仅是官方拍摄微电影,还有这部微电影的主角及其背后的故事。63岁的退休老人没有选择颐养天年,而是致力于无偿为社区服务,除了每天配合社区工作者处理纷繁芜杂的事务外,还热心公益事业。他就是陈细毛,—位让居民和社区工作者交口称赞的老人。  相似文献   
52.
前几日看了一部从网上下载的德国电影《希望与斗争》——片名太像政治演说稿的题目了,也太像大学论文的题目了,简直太是德国电影的片名了。  相似文献   
53.
陶诗伟 《现代妇女》2014,(3):248-248
"诗意化"一词的概念最早是出现在前苏联电影中所创立的"诗电影"流派中。诗电影不同于先锋电影,它比较注重隐喻蒙太奇手法的使用,然而,诗电影并未形成真正的流派以及理论体系,并作为一种革新被运用到诸多电影之中。至今诗电影这个概念也只是存在于前苏联电影范之内,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诗电影理论体系。在我国,谢铁骊导演认为诗电影是一种风格。在拍摄电影《今夜星光灿烂》时,谢铁骊导演就认为这部电影应该拍成一部散文诗风格的电影。苏联电影理论家查希·里杨也对这种风格有这样的论述:"把情节发展、造型处理、演员表演、在有声电影中还有对话和音乐的语义学特点等方面的风格独特性,错综复杂地综合在一起,便产生作为一部完整的艺术作品的影片的风格。"笔者认为这种风格就是电影摄影中的诗意化造型手段,是一种表意性的造型手段,可以运用到诗电影中,也可以运用到其他任何何形式、题材的电影中。  相似文献   
54.
正为何在美国这样商业化高度发达的经济体中,好莱坞会选择用班底制来运作其电影模式?其原因主要是:班底制能更有效率、更灵活性地发挥导演和演员的内在潜能思想电影大师杰斯·拉斯基有一个"自我颂":"制片人必须既是一个预言家又是个将军,既是个外交家又是个和平缔造者,既是个守财奴又是个败家子,他必须有吸取教训的能力,有谨慎地控制一切的能力,有天使般的耐心和克伦威尔的铁腕……他们掌控构成一部电影的所有元素,各种有形和无形的元素,除了控制影片中  相似文献   
55.
青春的印记     
正去年一整年,似乎都被两部电影营造出的氛围所笼罩,一部是《致青春》,另一部是《中国合伙人》。追忆青春、畅想未来,成为2013年的主题词。有人说这两部电影似乎表明了男生和女生的两种青春状态,男生的青春从跨出校门的那一刻开始,而女生的青春则在跨出校门的那一刻结束。而我想说,其实青春是一种心态。  相似文献   
56.
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而拍摄的电影《辛亥革命》,—改传统主旋律电影的套路,意识形态日趋淡化,叙事视角以小见大,审美权重多元均衡。这表明,我国主旋律电影其宏观意识形态和历史观点一直呈现出进步的态势。  相似文献   
57.
《社科纵横》2019,(1):51-54
电影凝视实际上是图像凝视的一个分支,它符合图像凝视理论的大部分原则。用图像凝视理论抽象出它对于凝视主体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凝视主体如何运用图像凝视得出意义并生成符号,从而构建认知和印象,进而指导主体脱离日常环境进入旅游模式时,切换到游客视角下,对旅游目的地进行"凝视"构建。此论文从电影凝视入手,探讨如何构建积极的影像/图像认知,对过渡到游客凝视的旅游者进入甘肃旅游时产生良好的影响,令其调动脑海中已经构建好的关于甘肃的影像/图像符号的合集和宏观印象,再一次积极地投射到旅游目的地的凝视中,完成一次畅快的旅行体验,进而推动甘肃旅游体验的整体愉悦感,提升甘肃旅游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58.
电影传播并非简单地信息传递过程,而是一种在文化循环系统中持续建构影像意义的媒体实践。电影传播的文化循环中包含着影像意义的三重接合,在其中各种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文化过程之间,以并非必然地联结方式影响着影像意义的深层内涵。影像意义的三重接合强调影像意义不是事先存在的既成物,而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语境之中持续地生成和动态流通。电影传播的文化循环以三重接合的模式突破了传统上片面专注于信息准确性和有效性的线性传播模式因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9.
采英拾贝     
《领导文萃》2012,(15):51
经纪人青山跟我说,晚上他要和美国电影局的官员吃饭,对方提出了3个条件:1.请找一个上档次的餐厅,因为我们是官员;2.请订一个不要那么昂贵的餐厅,因为我们是官员,收入有限;3.一定是AA制,因为我们是官员。  相似文献   
60.
新的全球化、逆全球化浪潮在当下再度成为一个讨论得最为热烈并且不断引发争议的理论话题。如果以中国在1978年开始实施改革开放伊始,中国电影经历了整整四十年走向世界的全球化之旅。那么全球化又是如何在中国电影文化语境中得到实现的?作为经历、见证和参与改革开放的第五代电影人,其走向世界的全球化之路更是跌宕起伏,而作为主将之一的张艺谋更是一直致力于中国电影创作的全球化思考与实践。基于此,我们提炼出本土创作·天下意识·全球经验这几个关键词,并借助张艺谋创作个案以点带面,管中窥豹来梳理或勾勒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创作的全球化路径是:故事的讲述,从"有中国特点的故事"到"牵涉他国的故事"到与"与人类相关的故事";空间视域的建构,从本土到天下到世界;主题的表达,从生命意识到和平意识到信任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