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83篇
  免费   615篇
  国内免费   262篇
管理学   1586篇
劳动科学   83篇
民族学   705篇
人才学   422篇
人口学   70篇
丛书文集   5845篇
理论方法论   990篇
综合类   13170篇
社会学   1545篇
统计学   244篇
  2024年   216篇
  2023年   821篇
  2022年   800篇
  2021年   902篇
  2020年   771篇
  2019年   719篇
  2018年   312篇
  2017年   513篇
  2016年   589篇
  2015年   940篇
  2014年   1825篇
  2013年   1420篇
  2012年   1620篇
  2011年   1702篇
  2010年   1596篇
  2009年   1642篇
  2008年   1666篇
  2007年   1283篇
  2006年   1048篇
  2005年   928篇
  2004年   723篇
  2003年   651篇
  2002年   557篇
  2001年   454篇
  2000年   338篇
  1999年   185篇
  1998年   103篇
  1997年   86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海星 《女性天地》2006,(8):45-45
我在香港看到过一家这样起名的咖啡屋——“两个呆子开的店”,另有一间发廊,招牌叫“港大发律系”上海有一茶居叫“开会”,北京有家鲁味面馆叫“无饿不坐”……文字可以游戏,智慧化做字谜,幽默变身为脑筋急转弯。如果你不会说俏皮话,如果你不知“讨厌”是“讨人喜欢百看不厌”,你就会在社交中处于劣势,犹如穿西装去逛美国海滩一样傻。  相似文献   
22.
“数字鸿沟”:当代社会阶层分析的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升 《社会》2006,26(6):81-81
当代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重要性的增强,以互联网等为基础的电子信息网络已经浸透于社会的各个领域之中,在产业、经济和社会中生成着一种新的信息场域,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本文从社会阶层的研究视角出发,透过“现代——后现代”的二维分析模式对信息及信息技术带来的“数字鸿沟”现象进行理论上的阐释,对其究竟是实现着“阶层化”还是“去阶层化”进行探讨,并对信息化高度发达的日本社会进行了“数字鸿沟”的实证分析。可以看出:信息、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变量,并与社会阶层之间产生着密切的关系,重塑着社会阶层化机制。  相似文献   
23.
本文通过对中西方、特别是中美之间的文化传播中,中方入超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积极进行对外传播,中西方文化共同发展,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观点。  相似文献   
24.
北京话的轻音和语法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北京话是汉语发展变化最快的方言。北京话在语法化的过程中,轻音(包括轻声和语句轻音)是极为重要的形式标志和变化动因。本文就北京话轻音和语法化相关的问题作一些探讨,指出北京话构词后缀的产生、虚词的虚化都与轻音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5.
赵伟东 《学习与探索》2006,4(2):180-182
新闻传播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是一个复杂的动力系统。这其中既有新闻传播对社会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亦有对社会发展造成危害的消极影响;既有社会发展给新闻传播提供的广阔的历史舞台,也有对新闻传播的种种规范和限制。如何使新闻传播的自觉纠错与社会发展的无形之手的不自觉纠错有机结合,从而产生良性效应,这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26.
27.
28.
29.
30.
努力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是目前及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对外传播工作的重中之重。而要提高国际影响力就要打破世界文化舞台上的“西方中心主义”,为中华文化的对外交流与传播创造有利条件。在这个问题上,著名美籍华人作曲家周文中倡导并践行的东西方文化“汇流”理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首先,传统与现代的汇流推动东西融合、古今一体,促进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其次,经验与情感的汇流可以增进认知,建立好感,营造顺畅、有利的传播环境。最后,本土与国际的汇流有助于培养重视艺术传统、具备国际视野、贯通中西的艺术接班人。据此,以周文中为代表的华人艺术家借助中西方在“知识上”和“情感上”的共通之处,破除了“西方中心主义”并为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出去”创造了条件。其有益经验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共同发展及当代中华文化对外传播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