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2篇
民族学   4篇
丛书文集   13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48篇
社会学   1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21.
佛门历来推崇亲禀释尊、代代相承.因为,辞亲割爱出家修行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成就佛的证悟;然证悟及成就与否,除自身根器外,还建基于圣者(诸佛)的加持.诸佛的数量不可思议,每一尊佛的加持也不可思议,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加持更是不可思议.但这些无尽之加持,必须经由传承清净的历代祖师及自己恩师为媒介才能得到.而且,惟有师资相承、授受清净,方能确保正法之流绵绵不绝.权实同彰、教观并举,心印昭于日月、传习遍于华夷的天台一宗,虽被学者目为"远禀释迦"、"遥宗龙树",然其中净相传承之密意,却万万不可轻忽——智者大师若未能于净相三昧初旋陀罗尼,"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决不可能九旬谈妙极教网之幽深、十乘修心备观门之攸致,更不可能有嗣后的教缘时进、化以机兴,驾贤首慈恩而独盛,并黄梅少室而争芳!故从究竟了义层面而言,各宗各派,无不灯灯相续、祖祖相传.但是,降及明代、特别是明中、晚期,陆续出现了一批师承不明的尊宿,影响之大,前所未有.本文试图对其中最为高洁著声者("明末四大高僧"除外,因为讨论其嘉言懿行的论著已如汗牛充栋)的事迹作一番梳理,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22.
后殖民理论是一种带有鲜明的政治性和文化批判色彩的学术思潮,上世纪90年代应用在宗教学研究领域,提出了一些颇有争议的观点。后殖民批评家指出,宗教学的创立和基督教中心主义以及殖民主义的情怀不可分割,从奥托到伊利亚德的宗教比较研究中对自成一类(sui genre)宗教的特性的强调有很强的本质主义色彩,而目前盛行的多元宗教观也有西方意识形态霸权的因素。后殖民宗教学批评其实是对西方宗教学的发展做整体检讨,这些批评虽有偏颇,但对中国宗教学者理解宗教提供了某种启发性的思路,提醒我们要警惕那种所谓中立的全知化的研究方法,避免将宗教抽象为符号和静态的文本,而是要将其和具体处境结合起来,将信仰和实践、理论和生活关联起来,在研究中进行多学科的整合。宗教研究者需要不断自我反省和自我批评,排除习惯性的思维对宗教研究的干预和蒙蔽,坚守启蒙导向,警惕帝国主义和殖民话语,同时也要保留对宗教真理的同情,尊重不同进路的宗教研究。  相似文献   
23.
劫掠是古代社会在各个民族、部落中特别是游牧民族中的一种很常见的行为,但在清代乾隆盛世时期,在松潘的郭罗克(今青海果洛地区)一带出现的非常频繁的劫掠行为震惊了清廷.郭罗克部落的劫掠虽然性质较之叛乱、起义等显然轻微,但引起清朝统治者的持久关注.郭罗克部落的劫掠虽有其特殊原因,但与其所处的大背景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24.
郭药师是在十二世纪初期辗转于辽、宋、金三朝的军事将领,他这种具有时代特征的经历自然是由于当时三个政权的错综复杂。其作为辽朝将领先叛入宋,又弃宋归金的经历不仅仅是源于他对于当时时局的判断以及个人利益的权衡,也与当时宋、金两朝采取的降将政策有着极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25.
一在潜意识层,林黛玉的乡愁,是重返三生石畔“伊甸园”的乡愁,是绛珠仙草与神瑛侍者独往独来的记忆。她向往的“洁”,是伊甸园时代的无为无争与无垢。是只饮甘霖露水不食人间烟火的高洁高高洁。林黛玉的回归,  相似文献   
26.
浓缩智慧     
克尔恺郭尔是19世纪丹麦哲学家,擅长以讲寓言故事的方式来表达他的思想。下面是他的部分寓言故事的浓缩版。精神病人一个精神病人逃出医院,为了不让人发现他精神有问题,走在街上,不停地重复着一句话:"地球是圆的。"他觉得这句话是真理,而讲真理的人是不可能被当做精神病人的。可是,他最终还是被带回了精神病院。  相似文献   
27.
王羲之博精群法,推陈出新,开一代新风。他具有儒雅飘逸、高洁傲世的气质和个性。魏晋清谈世风给他以深刻的影响,他退隐山林,以吟诗作书为乐,故其书风清峻飘逸,含蓄蕴藉  相似文献   
28.
著名文学史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恩师郭预衡先生于2010年8月4日晚10时57分,因肾病并发心力衰竭,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噩耗传来,痛彻心扉。我于1978年考入先生门下为弟子,三十多年来,先生言传身教、提携扶掖,一直领着我步步前行。  相似文献   
29.
林纾最重要的古文论著《春觉斋论文》,集中探讨了古文审美艺术的诸种内涵与形式,其中尤以意境论最具特色。林纾以“意境”为“文之母”——古文艺术追求的至高境界,以“真”为核心,以高洁诚谨为上,以诗书、仁义及世途之阅历为造境不可或缺之前提,最终塑造兼具“海阔天空气象”与“清风朗月胸襟”的审美至境。同时,林纾还是将意境论移至古文并进行具体阐述的第一人,其理论是对中国古典意境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深化与扩展,因此,在中国古典散文审美发展史上具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30.
中国号称诗国 ,其实由近年出土的甲、金文证明 ,中国散文的起源更早于诗歌 ,且其题材范围之广、思想水平之高、艺术成就之大 ,均不在诗歌之下。由先秦诸子散文的汪洋恣肆、云龙雾豹、雄辩博通、浩气逼人 ,到两汉班、马之文的综合古今、牢笼百代 ,集诸子百家之众长 ,熔六经、楚、骚之体势 ,到“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之文的“吞吐骋顿 ,若千里之驹”、“常者山立 ,怪者霆击”、“如长江大河 ,浑浩流转 ,鱼鼋蛟龙 ,万怪惶惑” ,到苏轼之文的如行云流水、姿态横生 ,其“境界皆开辟古今之所未有 ,天地万物 ,嬉笑怒骂 ,无不鼓舞于笔端”(清人叶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