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2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34篇
管理学   153篇
劳动科学   12篇
民族学   154篇
人才学   29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707篇
理论方法论   125篇
综合类   1585篇
社会学   348篇
统计学   3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95篇
  2013年   175篇
  2012年   241篇
  2011年   222篇
  2010年   255篇
  2009年   229篇
  2008年   231篇
  2007年   207篇
  2006年   170篇
  2005年   134篇
  2004年   158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172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引言《搜神记》是我国魏晋时期志怪小说的杰出代表,也是我国古小说①形成、发展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部作品,本文从研究《搜神记》的故事题材及叙述手法入手,探求它与巫文化及史传文学的关系,由此探讨它在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992.
都市农业是一种全新的农业发展模式 ,是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共同趋势。但其在发展中 ,具有经营管理风险、劳动力转移风险等。为了降低风险 ,达到自身效用最大化 ,作为经营主体的农户往往被迫选择以前的传统农业模式。因此 ,建立一个有效的分类风险保障体制对都市农业发展十分重要 ,它可以将农户风险降低 ,促使他们以都市农业模式作为自身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993.
20世纪90年代以来都市文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都市文学成为中国当代作家创作的主流,也同样引起了专家、学者的格外重视。作者从都市文学的界说、都市文学兴起的原因及意义、都市文学的主题及反思、都市文学的审美价值等方面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都市文学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其研究的不足之处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94.
张园 《江汉论坛》2003,8(4):100-103
本文全面考察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小说各代表流派及作家的都市叙事话语。都市在30年代小说叙事中分别表现为欲望叙事、意识形态叙事、非自然叙事、文化哲学叙事和消费叙事,不同都市叙事都从各自角度体现了文学叙事现代性,使都市获得了丰富的现代品质和审美样态,并对中国文学现代化进程产生了促进和影响。  相似文献   
995.
楚卫华 《唐都学刊》2003,19(2):80-83
中国的都市电影或多或少都具有一种平民化色彩 ,追溯其历史渊源 ,不难发现 ,其发展历程与平民文学有着密切的联系。讲述故事、关注平民百姓的文学影视作品的备受青睐 ,无不说明人们对自身生存状态的关注 ,平民的视角、平民的意识和平民的精神对中国都市电影创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6.
《暂坐》这部小说从空间转换、人物叙事以及细节描写的各个方面体现出了贾平凹的都市想象,隐含着作者独特的意识以及对现实主义的理解.小说在对时间、空间的描绘中体现出了贾平凹在现实主义文学中的独特位置,并从中可以窥探出中国现实主义的多样形态,这是研究贾平凹作品现实主义的有效通道.文章从《暂坐》这部小说入手,深入探讨贾平凹作品中的都市想象和现实主义,并对其普遍性和特殊性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997.
行走是体验城市的最基本方式,经典的城市行走文学形象是19世纪巴黎“都市漫游者”(flaneur)。20世纪早期的巴黎作为引领世界文艺创新的中心,吸引了众多美国作家和艺术家纷纷汇聚塞纳河畔,漫步巴黎街道。侨居巴黎的美国作家通过回忆录、小说、新闻报道等不同叙事形式诉说巴黎的城市空间体验。20世纪早期美国文学中的巴黎都市漫游既承袭了19世纪的传统印记,也呈现出不同历史时代的鲜明特征,概括为以下六点:城市漫游者兼世界主义漫游者的双重身份、法国与美国之间的阈限人、与都市人群的主动融入、日常都市景观的具身体验、对流动性加速的反思、战争创伤后的救赎。  相似文献   
998.
作为与著作权保护形成的专有领域相对而言的概念,公共领域保留的理念和原则在著作权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具有最终进入公共领域的性质,公共领域也是维系著作权法中利益平衡机制的重要保障。作品中不受保护的事实、题材即属于典型的公共领域和公共资源范畴,在著作权保护实践中应注意加以排除,以明确著作权保护的边界。我国著作权法在实施中应当在加强著作权保护的同时,注重维护公共领域保留原则,以更好地实现其立法宗旨。  相似文献   
999.
湘绣创作离不开题材的选择,为了给湘绣创作者提供更多的选择参考,有必要对湘绣题材的 功能形成进行探讨,对众多已出现的湘绣题材进行分类并分析其文化内涵。理论上,湘绣题材的选择 范围相当广泛,但在湘绣的实际创作中,其题材选择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文化因素是决定湘 绣题材选择的隐性因素,实际用途是影响湘绣题材选择的显性因素。从其用途上看,湘绣题材可分为 祈福禳灾、赏心悦目、怡情悦性、修身养性四大类型,并且每一类型都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代表性 作品。  相似文献   
1000.
进入21世纪以来,张艺谋导演相继组织拍摄了《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影》等多部古装历史题材影片。这些电影通过极尽风格化的故事场景、人物造型与服化道运用、情色元素呈现,以及极尽风格化的打斗场面设计,营造了一场场“张氏”风格的视听奇观,带给人们强烈的视听快感。不过,通过文本分析不难发现,偏爱表现古代王朝社会里的权谋斗争,着力呈现人物因欲望、执念而引发的悲情,注重挖掘与展示人性的幽暗一面,以及历史观偏颇,使得张艺谋的这些古装历史题材影片价值导向偏于消极,思想格调不高,女性的主体价值暗遭否定,人文情怀欠缺,以致影片口碑毁誉参半,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传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