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85篇
  免费   318篇
  国内免费   153篇
管理学   1386篇
劳动科学   19篇
民族学   171篇
人才学   54篇
人口学   16篇
丛书文集   2616篇
理论方法论   334篇
综合类   5220篇
社会学   393篇
统计学   47篇
  2024年   71篇
  2023年   275篇
  2022年   192篇
  2021年   281篇
  2020年   220篇
  2019年   234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175篇
  2016年   224篇
  2015年   340篇
  2014年   587篇
  2013年   489篇
  2012年   567篇
  2011年   738篇
  2010年   762篇
  2009年   675篇
  2008年   741篇
  2007年   637篇
  2006年   520篇
  2005年   534篇
  2004年   394篇
  2003年   384篇
  2002年   372篇
  2001年   269篇
  2000年   263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同史诗或纪传体作品一样 ,现代小说可以视为个人传记的变体。自现代主义以来 ,小说叙事从描写人物 (传主 )的行动或行动着的主体转而关注人物的内心生活 ,在某些“新小说”里内在主体也在丧失。小说叙述形式的变化揭示了个人主体性在现代世界的命运。而对叙事可能性的探索或竭力讲出一个故事来 ,则预示着对个人主体性的修复意图。这是关于叙事形式的社会学探讨  相似文献   
22.
历史真实、人的存在、叙事策略是新历史小说研究中的三个最为重要的方面.在如何对待历史的真实上,研究者们主要围绕着如何重构客观存在的历史客体、如何重构历史观念展开了褒贬评价截然对立的激烈争辩.对新历史小说中人的存在及其呈现形态,研究者们从人在新历史小说中的地位、新历史小说中人的种种生存形态、与人的存在血肉关联的历史形态等几个方面作了相当充分的探讨.关于新历史小说的叙事策略,研究者们主要从叙事视角的变化、历史与今天时空的跳跃性、叙事的自我解构这三个方面作了较全面的剖析.  相似文献   
23.
文学活动起源于人猿相揖别的地方 ,在人类最初的实践活动中 ,就包含着被语言整合的真、善、美意识 ,文学及审美与语言是共生关系。原始诗歌的节奏和原始叙事的逻辑性是文学活动的基本要素 ,但它们不仅具有审美功能 ,还具有多重文化功能。早期文学活动的重要特征是初民们共同创造想象世界 ,想象把人类引向进化的阶梯。  相似文献   
24.
冯梦龙《山歌》的女性话语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女性视角来解读晚明时期的《山歌》,其充满一种女权主义的隐喻,是在封建伦理式微前夕男权中心的退位及女权意识的崛起在民间的映证。  相似文献   
25.
生命叙事把对人类肉身生存境况的关怀逐步推进到类似宗教境界的精神追求;它描述生命从物质到精神的孕育、产生、冲突、升腾的变化过程,是在对生命现实反思基础上的想像和升华。生命叙事的起点及归宿都是对蓬勃的生命状态的渴望和追求,它把叩问人类心灵的意义、建构理想的生命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26.
为实现“重庆成为中国内地对外开放高地”的目标,重庆开始对本市上万名干部进行开放型经济管理知识培训,以打造一支开放型官员队伍,计划在2年内为处级以上(副县长以上)的所有干部提供经济课程。  相似文献   
27.
反思《世说新语》的研究史,小说艺术、玄学思维等都不是有效的概念。从分类数量、类目名称及相关排序来看,《世说新语》存在一个以行品和性品为核心概念的文化叙事结构,后者应由乡土中国及其道德观念来解释。  相似文献   
28.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这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为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提出的重大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29.
2008年9月,莫怀戚长篇小说<白沙码头>研讨会在重庆召开.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白沙码头>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传奇小说,其内涵深厚,信息量极大,它所展示的民间生存智慧和作家的民间艺术立场相当鲜明而感人,特别是对我们反省现实、反省历史、反省我们当代人自己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