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96篇
劳动科学   15篇
民族学   13篇
人才学   11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143篇
理论方法论   52篇
综合类   317篇
社会学   45篇
统计学   10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本文的研究指出,《天朝遥远: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以其“新拓扑历史主义”的视角和话语理论,而成为中国学术界前反思性阶段即仅仅消费、搬运后现代学术阶段的结束而进入反思性阶段的标志性著作。作者周宁以其强烈的问题意识和出色的知识系谱化能力,有效地回答了“中国”和“中国形象”的问题在西方现代性以及东方主义话语谱系中是如何形成和被建构起来的问题,  相似文献   
32.
国家与社会互动理论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姿姿 《学术界》2008,144(1):270-277
经历了社会中心论和国家中心论之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进入了"国家与社会互动"的新时期,相继提出了"国家在社会中"、"国家与社会共治"、"国家嵌入社会"等理论,重新思考国家与社会、国家与市场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这表明人们对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看法走出了零和博弈的传统观念,标志着一种新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视角的出现,对加深人们对社会的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3.
钟文 《学术界》2008,(1):219-223
本论文主要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委婉语.到目前为止,委婉语主要是从语义的角度定义的;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重新定义和分类委婉语,探讨委婉语和语境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4.
文化保守主义再度兴起的实质、原因与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维武 《学术研究》2008,3(3):33-38
文化保守主义在新世纪之交的再度兴起,已成为今天中国思想世界的一个重要现象.这一思潮的最基本实质,在于力图重新确立一种新的文化价值观,以重构中国人的精神家园.这一思潮再度兴起的根本原因,则在于近30年来中国社会历史变迁所造成的思想空间的开放、主流价值观念的重建及对民族根性与民族身份的认同和保持.对于文化保守主义的巨大影响所具有的复杂性,我们要把它放在当代中国的现实背景下予以深入而辩证的分析,既要看到其中所具有的合理的积极的内容,也要看到其中所具有的不舍理的负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35.
冯国强 《公关世界》2016,(15):19-23
以前我演讲的主题经常围绕传统的企业文化建设进行,随着近几年信息时代的迅猛发展,企业需要被重新定义,当然企业文化也需要重新定义。  相似文献   
36.
在千年词学史上,柳永是受到非议最多的词人.然而在晚清,四大家之一的郑文焯对柳永词予以高度关注,并给予很高评价,以此突出柳永在词史上的地位.郑文焯对柳永的推扬主要在三个方面:第一,骨气神韵寄托;第二,章法语言;第三,以柳比周,指出柳乃周之源.郑文焯推扬柳永首先是对词坛现实所存弊端的拨正,推举柳永是为了纠正学习梦窗词而产生的新的偏颇,意欲以空灵救晦涩;其次是郑文焯不立宗派转益多师词学主张的具体实践,郑文焯摒弃了以往乃至当代词学流派出于流派理念的狭隘的选择性;再次,郑文焯与柳永经历相似,情感相通,感同身受.郑文焯为柳永翻案之论,是晚清词学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它引发人们对柳永词重新认识、重新评价,对现代词史的研究也有重要的启迪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7.
庄维民 《东岳论丛》2012,(3):190-191
<正>明清以来,中国传统地权形态的发育及其交易形式的多样化,使土地流转趋向活跃,促进了生产要素的组合和优化配置。当前,"三农"问题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更深层面的学理探求和历史追索就成为学术界不容回避的研究课题,众多学科和学者纷纷关注传统乡村地权,将其置于历史进程中加以重新审视。不过,学界对传统中国农村地权分配和地权交易的研究多集中于民国时期和前近代社会。近些年的研究主要针对当前我国农地制度的弊端,多集中于提出各种农地制度理论模式的预设。至于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流转和交易问题的研究却尚未有专门的探讨。令人欣喜的是,湖北社会科学院张静新著《建国初期长江中下游地区乡村地权市场探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一书独辟蹊径,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相似文献   
38.
随着英语的国际化,英语的重视度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近年来,在大学英语的四、六级考试中翻译分值比以前提高了10%,这就要求要重新审视和定位大学的英语翻译教学,审视教学工作中的不足,从不同角度找到教学的明确定位。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发展大学英语翻译课程,培养英语优秀的大学生,做到口、笔同等,既能说一口流利的口语,又能得心应手地翻译出来。  相似文献   
39.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道德建设,多次强调儒家思想在政府建设新型社会主义价值观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以孝道文化为核心的崇德向善理念的理论建构,可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证:其研究视角是重视孝道文化在儒家思想中的核心地位,领会儒家思想占据政府建设新型价值观重要地位的明显趋势,从当代社会主义公民价值观的内涵定义来界定这一理论;其理论建构是以崇德向善为理念、以孝道文化为核心、以家庭教育为平台的结构框架;其对策和措施包括坚持“顶层设计、政府主导”的原则,采取“家庭为主、学校为辅”的教育方式,倡导“民俗为媒、繁荣节庆”的教育形式,强化“市场搭台、文化立国”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40.
叶启橡 《老友》2014,(3):1-1
正3月5日,是毛泽东同志题写"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纪念日。雷锋身上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乐于帮助他人,并一生以此为乐。我想,帮助人,就是一种人生的境界,一种真善美的高贵品格。我的邻居老李,年过六旬,每天负责接送自家的小孙女上幼儿园。他楼下的小刘夫妇有个4岁的儿子,刚好也在同一个幼儿园,但小刘夫妇都在上班,正为接送儿子发愁。老李知道后,主动找到小刘夫妇说:"你把钥匙交给我吧,我帮助你们接送小孩。"这一帮就是3年。老李的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