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18篇
  免费   286篇
  国内免费   43篇
管理学   339篇
劳动科学   9篇
民族学   298篇
人才学   65篇
人口学   15篇
丛书文集   2271篇
理论方法论   338篇
综合类   3972篇
社会学   304篇
统计学   136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88篇
  2022年   151篇
  2021年   188篇
  2020年   192篇
  2019年   195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149篇
  2016年   147篇
  2015年   310篇
  2014年   541篇
  2013年   396篇
  2012年   541篇
  2011年   534篇
  2010年   507篇
  2009年   452篇
  2008年   532篇
  2007年   445篇
  2006年   375篇
  2005年   326篇
  2004年   233篇
  2003年   252篇
  2002年   218篇
  2001年   203篇
  2000年   164篇
  1999年   104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汉赋,以其特殊的体制、华美的文采在文学史上备受争议,对其评价褒贬不一。在唐代也不例外,这一时期,以王勃、李华、贾至、柳冕等人为代表,指责汉赋内容空洞,不符合风雅之传统,且语言过于淫丽;而以梁肃、权德舆、韩愈等人为代表的作家,则对汉赋恢宏的气势大加欣赏。  相似文献   
82.
南宋心学创始人陆九渊对传统经学采取尊重与怀疑的辩证态度,这是由他立学的宗旨和问学的态度决定的。他主张自立、自得、独立思考、大胆疑问,也因此形成了“六经注我,我注六经”的精神,创立了心学一系。象山经学可说是传统经学的心学化。其心学开一代学风,对推动中国学术的向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83.
陈冬冬  郑振捷 《社科纵横》2006,21(5):113-114
李延寿《南史》、《北史》是二十四史中重要的两部史书,其倾向统一的历史观曾获得广泛好评。本文试图对李延寿倾向统一的历史观以及它与二书修撰得失之间的关系作出新的探讨。  相似文献   
84.
李白青少年时期跟随赵蕤学习纵横之学,其一生思想及行事皆深受影响。《长短经》乃纵横之学的集大成,李白的帝王师思想,激励其得君行道,经世济民,积极追求建功立业;婚赘于许氏、宗氏及入永王幕也是受这一思想的影响。李白的政治理想是帝王师,建功立业,其生活理想乃高蹈隐居,问道求仙,因而功成身退乃其人生的最高理想。平交王侯的思想,是对士之才具的自信与肯定,乃精神上的独立与自由。纵横之学以宏阔的视野,通达的知识,秉要执本,颇具辩证性思维,不拘一格,能够认识矛盾的互相转化。因而,李白能够将入世与出世的矛盾统一于一身,对战争有全面客观的认知,对孔子与儒学亦能见其本质,既有赞扬亦有批评;而强烈的忧患意识,使得李白怀有强烈的时光流逝而功业无成的焦虑,对现实的昏暗与不公,予以强烈的批判。纵横之学,使李白高迈的情性和疏放的天性,得到了很好的展现。  相似文献   
85.
中国共产党文艺制度史研究,作为对党的百年发展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中国文论话语理论建构与实践经验的探索,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致力于民族复兴过程中所表现的高度的理论自信和文化自觉,并构成新时代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论可资吸收和借鉴的重要内容。依据党的历史发展线索和现代性理论资源看,党的文艺制度史研究的总体问题是以党领导的文艺制度的建设内容、治理特点、实践规律及历史经验为重点,梳理和研究党的百年文艺制度建设的历史实践和理论创新,阐释和总结党在长期的文化、文艺实践中,不断探索形成的以思想观念引领、方针政策指导、组织管理保障及宣传教育转化等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建设经验。同时,结合制度建设和创新实践,从历史、理论和精神三大维度深入探讨党的百年文艺制度建设提出的理论观念、制定的方针政策、创立的组织机制以及产生的社会效果,从而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繁荣提供有益的思想引领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6.
87.
章学诚所构建的理论以"道"为基础,共分三层,即天道、人道、先王之道,三者是由普遍性到特殊性,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在这三层"道"说中,章学诚尤其重视第二层的人道,并由人道为基础将经世致用学理化,并进一步将"六经皆史"纳入其中,从而完成了"六经皆史"理论基础的构建。至此,章学诚成为了中国传统史学致用思想的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88.
契丹“再生仪”中所立之三歧木,乃是女阴的象征。“再生仪”是生殖崇拜、女神崇拜等原始崇拜仪式,它产生于原始社会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再生仪”所反映的是原始社会时期人类欲战胜死亡的威胁,求得永生、幸福的一种宗教心理。在契丹故地辽上京临潢府一带,至今仍有“再生”习俗存在。  相似文献   
89.
唐代杰出的政治家魏徵也是优秀的历史学家。魏徵史学思想的核心是:一、重人事、轻天命的进步史观;二、取鉴致治的历史意识;三、通鉴反思的治史方法。魏徵所重的人事既包括帝王将相,也包括人民群众。如何取鉴、取鉴什么以求致治,今天仍有强烈的现实意义。魏征以史为鉴,不囿一时一事,不主一尊一经,纵贯古今,旁通各派,具有鲜明的通鉴反思的特点  相似文献   
90.
明清时期(主要是16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国海洋经济发展中,专制王权和腐败的官僚制度对这一经济过程的破坏作用,主要表现是在中央朝廷的“禁”和“通”的政策实施中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官僚吏员对中外商人的盘剥与勒索行为。这种行为的实质就是利用各种政策所赋予的特权与金钱交易。这种行为的结果是,由于可以通过金钱买到经济活动中的一定程度的自由,使中国的海洋经济有了一条可以发展的生路;但是权钱交易的祸害更大,专制王权和腐败的官僚制度对海洋经济的垄断管制极大地限制了中国海洋经济的顺利发展。这是中国在300多年中由强大转而衰落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