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71篇
  免费   302篇
  国内免费   64篇
管理学   829篇
劳动科学   105篇
民族学   167篇
人才学   147篇
人口学   50篇
丛书文集   2644篇
理论方法论   436篇
综合类   5661篇
社会学   671篇
统计学   327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239篇
  2022年   234篇
  2021年   304篇
  2020年   279篇
  2019年   251篇
  2018年   107篇
  2017年   183篇
  2016年   275篇
  2015年   479篇
  2014年   945篇
  2013年   606篇
  2012年   641篇
  2011年   724篇
  2010年   705篇
  2009年   694篇
  2008年   794篇
  2007年   621篇
  2006年   494篇
  2005年   443篇
  2004年   371篇
  2003年   305篇
  2002年   270篇
  2001年   284篇
  2000年   191篇
  1999年   123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93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35年   1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黄怀信 《东岳论丛》2003,24(1):85-86
上博简<诗论>第十简开端"<关雎>之改"等七句的语主问题,关乎传统<诗>学传承及学术史之研究,意义重大.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该七句为<诗论>作者引孔子语.实际上,该七句非孔子语,亦非作者引文,而是作者自设之题.  相似文献   
992.
左玉河 《中州学刊》2004,(5):123-126
中国古代没有西方近代意义上的学术分科,但并不意味着没有自己的学术分类体系.从"孔门四科"到"儒学四门",体现了中国传统学术按照自身的历史逻辑,开始向近代分科性的学术门类演化的历程.  相似文献   
993.
孔子德论与中国哲学认识和把握世界的基本理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熙国 《文史哲》2007,(2):118-123
孔子的“德”直接来源于“道”。如果说在孔子哲学中“道”是宇宙人生的外在之理,那么,“德”就是人把握了外在之理以后所形成的内在之性,“行”则是把人的内在之性实现出来的路径。从外在之理(“道”),到内在之性(“德”、“仁”),再到内在之性的对象化(“行”),是中国哲学认识和把握世界的基本理路。  相似文献   
994.
论立法上的平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我国宪法和法律理论界通说认为,宪法规定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指适用法律平等,而不包括立法上的平等。事实上,这个源于过去法律本质是其阶级性的观点,随着理论界对法律本质讨论的深入发展,应当重新讨论和研究被长期否认和忽视的立法上平等的问题。立法上平等不仅为各国通说,而且也是各国违宪审查制度的重要理论基础,我国宪法规定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包括了立法上平等,宪法规定的违宪审查制度,就是立法平等的宪法依据之一。强调立法上平等,并不排斥国家根据某些合理的、必要的理由,在立法上区别对待,但国家不得制定不平等的法律、法规、规章以及不平等的规范性文件。这在我国法律现实中,已经成为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995.
华云刚 《船山学刊》2019,(4):96-102
《天下》是《庄子》的最后一篇,从郭象解读《天下》篇后的数百年间,人们对此篇缺少关注。自宋林希逸、明潘基庆以来,学界逐渐重视《天下》篇作为《庄子》之序,具有总结全书的作用。晚清近代以来,由于西方学术范式的影响以及《庄子》研究的发展变迁,学术界注重挖掘《天下》总结先秦学术的重要作用,突出强调了该篇在庄子学术史乃至先秦学术史上的重要价值。《天下》篇的研究发展经过三个学术史阶段:战国至宋代的低潮沉寂期,明清的复苏期,以及近代以来繁荣发展时期。这三个阶段也正是《天下》篇不断经典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996.
宋代,咏梅诗的创作渐趋繁荣,梅花的审美意蕴也在不断的改变。在这当中,苏轼的咏梅诗渗透着强烈的主观情感,托物咏怀,使梅花的审美意蕴发生质的改变。他从“神”入手,整体把握梅花气韵;着重描写月下之梅,用“月”这个特殊意象来烘托塑造梅花形象;提出“梅格”是苏轼升华梅花审美意蕴的集中表现。  相似文献   
997.
王船山是中国十七世纪的卓越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在西方,十七世纪已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998.
本文认为,陆机其所以被称为“太康之英”,乃是他的诗文创作代表了绮靡繁缛的太康文风。通过对他现存作品的考察辨析,可以看出,这种崇尚绮靡的创作倾向,其动因主要是为了迎合上层贵族集团享乐之风的需要,希望通过文学才华来干名取誉、获致官职。  相似文献   
999.
张玉能 《云梦学刊》2003,24(1):61-63
在当今美学日益边缘化的境况之下,要发展和推进美学,就必须以实践作为逻辑起点,让审美理论在实践中走向澄明之境。这条建构当代中国美学的道路就是在实践中的人生论美学与审美人类学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00.
3月4日,德阳市正式启动市第十届“科技之春”科普活动月活动。德阳市社科联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身到这次活动中,到农村开展科普宣传,为农民送去了科普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