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4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71篇
劳动科学   2篇
人才学   10篇
丛书文集   243篇
理论方法论   31篇
综合类   367篇
社会学   19篇
统计学   4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从金融功能观出发对商业银行价值链进行了解析。借鉴全球银行业向全功能金融服务商转型的历史经验,指出后危机时代我国商业银行以规模扩张和同质化为特征的价值链已经难以持续,必须以客户为中心,从间接融资中介向金融服务中介转型。转型措施包括制定差异化的竞争策略、优化内部价值链、建设外部价值链、打造金融服务价值链网络。  相似文献   
152.
从村镇银行特征出发,构建银监会与村镇银行信贷经理人之间的博弈模型,求解出村镇银行信贷经理人违规放贷概率的函数,分析各因素的影响机制,得出村镇银行的监管范式是实施威慑性外部人监管。  相似文献   
153.
"理性"经济人的概念是理论经济学的重要支撑,从地方金融监管权力"理性"实现视角,以监管权力的"理性"实现为切入点来探讨地方金融监管问题,把决策者描述为"理性行为主体",运用经济学中"理性"视角对地方金融监管权力的实现进行研究,契合我国全面深化金融监管改革进程中"旧未完破、新未全立"的情势.对地方金融监管权力的"理性"配置,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探寻其发展规律,并从主体自觉、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维度构建主体"理性"框架.在此基础上探讨主体"理性"实现路径,进一步提出重塑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政府管理与市场调节、中央调控与地方监管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4.
实行金融混业经营是当今国际金融业发展的新潮流。而我国目前实行的依然是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体制。我国已经加入WTO ,国内金融业如何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尽快和国际金融业接轨 ,推行混业经营就成为我国必然的选择 ,同时我国也具备了实行金融混业的一些有利条件。针对我国实行混业经营面临的问题 ,我国应重点选择好适合我国的混业经营模式 ,循序渐进地推行金融混业制度  相似文献   
155.
加强金融监管,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保证.通过对金融监管的理论基础的论述,旨在说明金融监管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对中国现行金融监管体制的整体功效及当前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指出中国金融监管体制的现实选择并提出解决当前问题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6.
金融监管作为金融业的内生需求,对于一国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世纪之交,我国政府根据世界金融形势的变化和金融业稳定发展的需要,对我国金融监管体系进行了适时调整.尽管如此,我国金融监管目前仍然相当薄弱并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有必要采取相应的对策进一步健全我国的金融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157.
分析了中国商业银行在不良资产、风险评估、监管体系等方面的问题,并在分析基础上,就在新的金融形势下商业银行自我完善等问题,提出重视监管立法,构建多向监管体系,完善风险评估机制,充分发挥银监会的监管主导作用,完善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及加强同业自律,通过信息披露制度加强社会监管力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8.
随着中国金融的逐步开放,金融机构变迁、金融业务交叉,对传统分业监管体制提出了新的挑战。美国、英国、日本、韩国等国监管体制变迁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强化金融监管协调是中国金融监管体制变迁的历史选择。  相似文献   
159.
地下资本流动是开放经济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估算,可以发现这一问题对于我国而言,已经不容忽视。地下资本流动干扰了基础货币投放,破坏了金融秩序,放大了金融风险,也助长了腐败行为,必须有针对性的加强管理和引导。  相似文献   
160.
影子银行长期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各国金融主管机构一直将遏制影子银行野蛮生长作为科学监管、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议题.综合国内外文献对影子银行的定义,通过SVAR模型,研究我国影子银行规模扩张对金融市场的冲击.研究发现:影子银行规模扩张拉动存款市场、货币供应市场扩大,两个市场又对影子银行的扩张起到加速作用,形成金融市场流动性泡沫;影子银行规模扩张对银行间市场影响十分有限,银行间拆借利率起到了一定的调节作用.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从政策层面科学监管、化解风险、合理发展影子银行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