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13篇
  免费   347篇
  国内免费   70篇
管理学   2711篇
劳动科学   86篇
民族学   60篇
人才学   164篇
人口学   20篇
丛书文集   2501篇
理论方法论   494篇
综合类   4849篇
社会学   538篇
统计学   1007篇
  2024年   126篇
  2023年   406篇
  2022年   374篇
  2021年   377篇
  2020年   334篇
  2019年   338篇
  2018年   160篇
  2017年   258篇
  2016年   328篇
  2015年   437篇
  2014年   912篇
  2013年   700篇
  2012年   821篇
  2011年   776篇
  2010年   717篇
  2009年   926篇
  2008年   718篇
  2007年   548篇
  2006年   482篇
  2005年   534篇
  2004年   404篇
  2003年   417篇
  2002年   356篇
  2001年   316篇
  2000年   273篇
  1999年   146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通过大量调研发现,南京市的住房租赁市场既有其多元化的一面,也有其不完善的一面。前者主要体现为求租群体的多样性、房源分布的广泛性和房型选择的多元性,后者则体现为信息占有的不充分、租赁价位的不合理和房源供给的不宽裕,而这些可以通过住房租赁公司的成立和廉租住宅的建设来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82.
区块链技术通过加密算法、分布式共识机制以及经济奖励激励模型,解决了不同主体之间信任构建的难题,是计算机技术的综合创新应用。供应链金融则依托供应链中真实交易关系,运用自尝性贸易融资方式为供应链中上下游企业提供更具针对性和可及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目前,中国供应链金融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资金供求不契合、电子凭证传递对接困难、融资环节信任缺失、信息孤岛现象严重等问题。区块链技术赋能供应链金融能够优化企业融资环节,帮助供应链中上下游企业更好地实现资金流、信息流、物流、商品流的融合,提升凭证运行效率,并降低信用风险,最终实现供应链金融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83.
选取2011-2021年的省级数据,构建粮食供应链韧性和农村数字化的综合指标体系,运用固定效应模型探究农村数字化对粮食供应链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村数字化的发展能够提升粮食供应链韧性;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农村数字化对粮食供应链韧性的正向效应在中部地区最强,西部地区最弱。因此应重视农村数字化转型在粮食供应链韧性提升中的重要作用、实现农村数字化转型阶梯式发展,以提高我国粮食安全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4.
雍瑞祥 《社科纵横》2007,22(2):48-49
金融创新是金融深化的突破口,金融监管作为一种管制手段对金融创新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抑制作用。不同类型的金融创新对金融监管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在“博弈”互动过程中,共同促进金融业发展。  相似文献   
85.
国家形象特别是大国形象,对东亚国家间各种政治经济关系、包括金融合作,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本文从分析中国在东亚地区的国家形象入手,归纳了中国在东亚地区国家形象的三个矛盾性特点,进而探讨中国国家形象与东亚金融合作的关系,从认同的角度剖析东亚金融合作。  相似文献   
86.
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在合理界定农村非正规金融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金融制度缺陷和非正规金融的相对优势,提出我国发展农村非正规金融的科学合理性,并从现实发展角度进一步提出要确认农村非正规金融的法律地位,因地制宜地适度发展农村非正规金融,有效缓解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紧张对立气氛,规范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由此有力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7.
气候适应性技术采用率低下已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数字金融可能影响农户的气候适应性行为。基于河南、陕西、山西三省1 384份农户微观调查数据,运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构建反事实分析框架,实证分析数字金融使用对农户气候适应性行为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使用数字金融能显著促进农户气候适应性技术采纳行为,具体表现为在反事实假设下,使用数字金融的农户若未使用其气候适应性技术采纳程度将下降;未使用数字金融的农户如果使用了,其气候适应性技术采纳程度将上升。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金融能够提高借贷易得性与信息易得性,进而促进农户采纳气候适应性行为,农户对于金融包容性的认知能够正向增强数字金融对农户气候适应性行为的影响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金融使用对于资本型适应性行为影响的边际效应最大,在反事实假设下也表现为数字金融使用对农户资本型适应性行为提升效果最强;数字金融对农业收入占家庭收入比率较高、接受过培训的农户采纳气候适应性技术促进效应更高。  相似文献   
88.
我国农村非正式金融:生成机理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非正式金融发展迅速,在部分地区甚至成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非正式金融的生成机理,深入剖析了我国农村非正式金融生成的外生性与内生性,指出金融抑制以及由金融抑制导致的政策扭曲是其生成的主要外在原因,而特殊的信息甄别能力等是其生成的内在必然因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农村非正式金融的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引导其健康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89.
随着数字科技与金融服务的深度融合,个人金融数据跨境流动已成为不可逆趋势。域外数据立法试图以规制的方式寻求个人金融数据跨境自由流动同个人金融数据保护两者之间的平衡。我国个人金融数据经历了从绝对本地化要求到有条件跨境流动的过程。个人金融数据跨境流动规制面临多重困境:个人金融数据跨境流动规范不清晰和不统一;个人金融数据跨境流动安全审查未引入针对金融行业的考量因素;个人金融数据跨境流动国际规则制定中难以形成我国影响力。在未来完善个人金融数据跨境流动规制的进程中,“进”应树立动态的个人金融数据价值观,细化个人金融数据跨境流动具体规制措施,为个人金融数据跨境流动的不同场景构建区别化的规制模式;“退”则通过识别个人金融数据跨境流动过程中的不同法益,在现行法律体系框架下积极寻求和探索综合且多元的个人金融数据保护路径。  相似文献   
90.
张俊 《经理人》2013,(11):66-67
P2P信贷并非只是简单的技术形式,而是理念与方式的革新,展现了金融脱媒和互联网的结合在个人端的巨大能量。但是,市场也普遍担忧其中蕴含的风险,尤其是对实践中衍生出的一些P2P信贷新形式。由于目前并无明确的立法,P2P金融(person-to-person,个人对个人)在国内存在着争议,但谁都不可否认的是,P2P是一个打破思维定势的金融创新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