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39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9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51篇
社会学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在基础结构设计中存在误区,导致基础结构中钢筋实测应力较计算值低得多,从而浪费大量钢材.为此提出用塑性理论进行基础结构设计的观点,并对此应用作了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22.
随着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在工程建设中的广泛使用,由此带来的楼板裂缝问题日益突出,虽然此类裂缝一般表现为:表面龟裂、纵横向裂缝、45°斜向裂缝等,且一般被认为对结构物不构成重大危害,但是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筑物的美观和使用功能,且有些裂缝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慢慢发展成危害结构物安全的贯穿性裂缝,如何在施工过程中预防此类裂缝的发生,一旦发生了如何采取措施弥补,从而防危杜渐,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现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从砼材料组成及施工工艺方面对此类裂缝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提出了一些预防措施和补救方法,希望能给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3.
楼面裂缝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阐述了楼房的设计重点,商品砼性能改善、施工中应采取的防止裂缝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4.
孙助建 《宿州学院学报》2010,25(8):34-36,87
根据大量的工程实践和理论分析,认为:对于大于0.05 mm肉眼可见的混凝土桥梁裂缝对桥梁有害,甚至发生垮塌事故;这类裂缝主要有以下7种:(1)在常规静、动荷载及次应力下产生的荷载裂缝;(2)由于温度变化,混凝土热胀冷缩形成的裂缝;(3)混凝土收缩引起的裂缝;(4)地基础变形引起的裂缝;(5)钢筋锈蚀引起的裂缝;(6)施工材料质量引起的裂缝;(7)材料质量和施工工艺缺陷引起的裂缝。形成这类裂缝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  相似文献   
25.
施工图中梁钢筋的读取和统计是提高预算工作效率和施工准备的关键。对计算机自动读取DXF文件格式的结构施工图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钢筋统计的总体设计和几个主要模块的功能和实现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6.
通过已建水电工程的蜗壳结构设计,结合理论研究及工程技术创新,讲述蜗壳钢筋型式及布置的简化。  相似文献   
27.
王西军 《经营管理者》2013,(13):389-389
本文结合笔者工作经验,按照11G系列图集及建设工程质量验收规范要求。试叙述建筑施工中钢筋优化下料的成因、内容,提供相应的优化下料的方法,以达到提高钢筋利用率,节约钢材的目的。  相似文献   
28.
本文在阐述建筑工程钢筋绑扎原则基础上,对原材料的进场验收、钢筋的放置要求、钢筋加工等钢筋绑扎施工方法进行了论述,通过对严格物料进场检查、墙体钢筋绑扎、钢筋代料以及铁丝的绑扎等施工过程的分析,提出了钢筋绑扎过程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29.
龙泉寻剑记     
梁建春 《老友》2009,(6):18-19
我自少年习学武艺,对于刀剑之爱甚矣。前不久,好友乔迁,家中藏有民国时龙泉沈广隆字号小剑一柄,因以赠我。锋虽锈蚀,寒光犹隐然若现,求剑之情瞬间点燃,遂发远赴龙泉求剑之心。乃约于2009年元旦假期借车亲赴龙泉,求取宝剑。  相似文献   
30.
李思强 《职业》2011,(12):114-115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面板裂缝是目前较为普遍的质量通病之一,虽然现浇楼板承载力能满足设计要求,但由于预制多孔板改为现浇板后,墙体刚度相对增大,楼板刚度相对减弱。因此在一些薄弱部位和截面突变处,往往容易产生一些结构性裂缝。裂缝的位置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约束,二是抗拉能力。对楼板来说,约束最大的位置在四个转角处,因为转角处梁或墙的刚度最大,它对楼板形成的约束也最大。同时沿外墙转角处因受外界环境影响,楼板成为收缩变形最大的部位。一般来说,楼板内配筋都按平行于楼板的两条相邻边而设置,也就是说,转角处夹角平分线方向的抗拉能力最为薄弱。故大多数板上裂缝都出现在沿外墙转角处,而且呈45°斜向放射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