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7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20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49篇
社会学   1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201.
通过对广州市部分市售食品重金属含量检测结果的分析,分析比较了几大类市售食品的金属与重金属污染状况。研究发现市售水产品中,尤其是软体动物——贝类中铅、镉污染相对严重,而米面制品中油条的铝含量超标率依旧较高。本研究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明确了食品金属污染监测范围,有助于提高食品安全监管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202.
王开伟 《职业》2012,(3):151-152
随着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晶体三极管作为新型半导体元器件,由于具有体积小、价格便宜、性能稳定、维修方便、安全系数较高等优点,在电子领域里应用越来越为广泛。这就势必对技工院校电子类专业中,  相似文献   
203.
应用压电免疫传感器快速检测了大肠杆菌O157:H7(E. coli O157:H7).将巯基乙酸(MACA)自组装在AT切向的压电金电极上,以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为反应介质,形成酰氨键固定大肠杆菌抗体.并通过α-甲基丙烯酸(MAA)把抗体修饰在纳米磁球上,采用夹心法将抗原夹在两个抗体间,压电石英晶体交流阻抗(PQCI)和循环伏安法对修饰过程进行了表征,抗原浓度与形成夹心复合物前后的PQCI振动频移相关.其免疫传感器能在3h内检测2×103~8×108 CFU/mL范围内的目标细菌,106CFU/mL情况下重复性实验的RSD在7%以下.  相似文献   
204.
本文是在单电子Hartree-Fock近似的基础上,采用扩展处理的方法研究MgF2晶体中F心的结构及其物理性质,对F心光谱研究的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205.
惹祸的光盘     
黄立林  肖振铎 《新少年》2011,(Z2):22-23
  相似文献   
206.
本文给出低对称性离子晶体库仑能的计算方法,并在计算机上实现此计算过程,结果表明这种计算方法的精度很高。  相似文献   
207.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乳白内障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92眼白内障行小切口非超乳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1月内裸眼视力或矫正视≧0.3的162眼(84.4%)。术后3个月≧0.3的181眼(94.3%),散光0.99±0.55D结论小切口非超乳白内障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获得良好疗效,手术方法易掌握,费用低,特别适合农村患者。  相似文献   
208.
利用等效折射率法得到了光子晶体光纤的特征方程,该文讨论了光子晶体光纤在THz频段的模式分布及色散特性。结果发现:光纤包层空气孔间距固定,减小空气孔半径,包层等效折射率增大,高次模截止频率增大,色散最大值减小,零色散及最大色散对应的频率增大;包层空气填充率固定,增大空气孔半径,包层折射率增大,高次模截止频率增大,色散最大值增大,零色散及最大色散对应的频率减小。通过适当调节包层空气孔间距和空气孔大小,可在很宽的频带内实现单模、零色散THz波传输。  相似文献   
209.
陈波 《科学咨询》2008,(23):63-63
本文报道了利用超短脉冲通过光子晶体光纤产生超连续谱的实验,采用钛宝石飞秒激光器作为泵源,获得的超连续谱宽度超过600nm。研究了泵浦功率对光谱展宽的影响及超连续谱的演化过程,对展宽机理做出了初步的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210.
黔西北地区是清代前期贵州矿业开发最集中的地区,吸引了大批外来人口从事以矿业为中心的各类经济活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巨大的人口压力,但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也不容小觑。本文从环境史的角度来研究清代前期黔西北的矿业开发造成的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石漠化、森林破坏等环境问题。最突出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加剧了石漠化进程;二是森林资源的耗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