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9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59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31篇
人才学   8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42篇
理论方法论   43篇
综合类   348篇
社会学   86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71.
572.
573.
574.
《南都学坛》2018,(1):19-23
湖北鄂城出土汉镜铭文"宜西北万里"透露出汉代社会意识对于西北方向的特别关注。所谓"宜西北万里",也显现出对远程行旅可能经历艰险的乐观态度。长江流域出土这样的镜铭文字,反映丝绸之路交通对于当时社会文化之英雄主义与进取精神的积极影响。镜铭文字"宜西北万里富昌长乐"所见"宜西北万里"与"富昌长乐"的前景预想,或许体现了向西北方向的远行与经济生活的联系。关注后世边塞文学遗存的人们,其实应当注意雄健有为的文化精神出现于汉镜文字的历史先声。  相似文献   
575.
贵州水族青年、山东党组织创立者、中共一大代表邓恩铭的革命历程艰难曲折。家乡的生活和教育、水族英雄潘新简的英雄事迹孕育了邓恩铭的革命思想。邓恩铭革命思想的发展源起于新思潮,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邓恩铭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表明邓恩铭革命思想已经成熟。在革命过程中,邓恩铭历经艰辛组建党的组织和工人组织,不顾个人安危组织工农罢工和暴动。当革命事业危机四伏时,邓恩铭在革命斗争中献出宝贵的生命。邓恩铭短暂而辉煌的革命历程彰显出的崇高的革命精神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对当代贵州改革发展事业的推进有显著的时代价值,主要体现在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新思路等方面。  相似文献   
576.
铭贤学校的德育既顺应了近代中国社会德育的变迁轨道,又融入了自身的办学理念,独具特色。在德育内容方面,学校顺应了中西文化相融合的变化趋势,实现传统私德向公民道德的转变,注重服务社会的精神。在德育方法方面,学校坚持循循善诱、潜移默化,既形成了上下亲爱的家庭化和谐氛围,又坚持了知行合一的道德训练,寻求家庭化与生活化的统一。在德育实践方面,学校强调匡时救国,突出革命教育的熏陶和践行,彰显社会责任和爱国情怀。总之,铭贤学校的德育理念在近代中国德育史上顺时而变、保有个性,值得我们细致研究。  相似文献   
577.
任小波 《中国藏学》2017,(2):108-114
对于吐蕃军事体系中的特殊兵种■(暗军),学界长期以来未能给出确解。文章基于敦煌、新疆所出藏文写本和简牍,获得了更多关于■的古藏文书证。尤其2014-2015年《吐蕃兵制律例》的全文刊布和初步释读,更为探究■的确切内涵和相关问题提供了新的契机。通过综合研究,文章认为■应系吐蕃军旅中的先锋军或奇袭军。基于相关古藏文文献,不仅可以透视■在青海、西域、中亚等地的活动和影响,而且可以管窥吐蕃王朝军政体制的若干细部和断面。  相似文献   
578.
《东岳论丛》2017,(3):107-114
宋真宗封禅泰山,御撰《登泰山谢天书述二圣功德之铭》,先勒岱顶德星岩,后立泰安府城南门外,现均已毁。其文本著录于后世金石、方志、史志等文献,但互有驳异。《铭》文反映了宋真宗东封泰山的缘起、始末及其政治意圖,洗雪澶渊之盟的屈辱只是激起宋真宗东封的直接原因或导火线,而非根本原因,依藉东封之礼治国安民,并证明赵宋皇朝奉天承运,才是其东封泰山的真正初衷所在。本文主要对《登泰山谢天书述二圣功德之铭》及其文本作了简要考辨,并对碑文反映的宋真宗东封史实加以疏证。  相似文献   
579.
仁悟 《老年世界》2014,(11):4-5
彭绍辉,湖南湘潭人。1928年参加平江起义。解放战争时期任吕梁军区司令员,一野第7军军长。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相似文献   
580.
求芝蓉 《西域研究》2023,(1):82-95+171-172
搠力蛮部探马军,是13世纪30年代蒙古派出西征并镇戍边境的军队。在搠力蛮、拜住的相继率领下,到13世纪50年代,这支军队盘踞外高加索地区,有了半独立倾向。伊利汗国建立后,为加强中央统治,不得不剪除这一军事、政治障碍。拉施特在《史集·部族志·雪泥部》中插叙了搠力蛮部探马军在伊利汗国时期的变迁,揭示了历代伊利汗通过各种手段,制约并削弱该部的过程。从旭烈兀到合赞,伊利汗国逐步蚕食这一帝国早期遗产,最终将其剪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