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篇
  免费   9篇
管理学   22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1篇
人才学   4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48篇
理论方法论   17篇
综合类   121篇
社会学   29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承蒙傅如良教授抬爱,将其<转型时期农民公平问题研究>一书赠我.由于他所讨论的问题也是我的兴趣所在,故此我二天之内便读完了这本20余万字的著述.  相似文献   
62.
本文通过宪政价值与政府审计关系为切入点,探讨了在完政视野中政府审计的良治问题,并运用完政价值的人民主权、民主、法治、分权与制衡、人权等观念重新阐释了政府审计权力的本质、设置模式、依法治审、人本审计等问题  相似文献   
63.
在L -fuzzy拓扑空间中定义了σ -良紧性 ,讨论了其若干性质 .  相似文献   
64.
侵害家庭安宁权的精神损害赔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春雨 《社科纵横》2008,23(7):77-79
现存的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赔偿责任主体没有将"第三者"囊括在内.虽然无过错方可以在离婚诉讼之外单独提起侵权赔偿之诉,但对于请求权基础为何--学界和实务中是存有较大争议的.鉴于提起直接干扰婚姻关系有日本案例可导,故从其侵害客体--家庭安宁权的词源、相关概念的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说明其在中国设立的缘由,并结合中国台湾地区在此问题的流变,期待着提供一种思考的路径.  相似文献   
65.
在我国民法典的制定中,将国家政策规定为民法的正式法源不具有正当性,但国家政策仍是立法和法律适用中可予(或应予)考量的一项政治因素。凡是能够通过最大公益性要求检验的国家政策,其本身具有公共政策属性,可融入立法而制定法化。在法律适用中国家政策可经由司法的创制政策、发现政策、释明政策路径进入裁判。未来民法典不应再明定国家政策的法源地位,应将其涵摄于民法典的公序良俗(或者公共政策)条款。  相似文献   
66.
我于半个月前出现声音嘶哑,吃了一些药后仍没见好转。有朋友提醒说,声音持续嘶哑,有可能是喉部肿瘤引起的。请问这一说法有无道理?山东周明声音嘶哑是嗓音疾病的常见症状,一般来说,由喉部的急慢性炎症、喉结核、声带肿物,如息肉、小结、喉部的良恶性肿瘤,以及精神、神经系统疾病(中枢神经系统或周围神经系统,  相似文献   
67.
基于自我决定权,受害人可以同意对特定法益的侵害,但受害人对身体法益侵害的同意不是无限制的;受害人对身体法益侵害的同意只有在不违背公序良俗或社会公共利益时才是有效的,才能阻却侵害行为的违法性。在具体适用公序良俗或公共利益原则判断时,不仅要看侵害行为的结果,也要综合考量侵害行为的客观样态及行为人自身的主观样态。  相似文献   
68.
早年的德尔图良在死亡观上,采取了实用主义的态度,他同情胆怯者,号召人们勇敢面对死亡;晚年的德尔图良成了一名孟他努主义者,因而在死亡问题上采取了偏激的态度,他开始诅咒胆怯者和极力赞扬殉道者。安布罗斯从肉体与灵魂的截然对立出发,认为死亡的本质就是善,因为死亡意味着灵魂离开肉体而获得自由,这种死亡观显然是柏拉图主义影响的结果。作为教会体制代言人的奥古斯丁,则从《圣经》的立场出发重新解读死亡,他认为死亡不是善而是恶,但是这种恶可以被转化为善用;他同情惧死行为,并谴责自杀性的殉道现象,认为这种现象不仅与《圣经》教导相悖逆,而且客观上会鼓动异端邪说,威胁教会统治。  相似文献   
69.
1981年前后我在黑龙江克山县教师进修学校工作期间,开始业余从事鲁迅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我那时倾数年之功,翻检了鲁迅的全部著译作品,尤其对涉及诗歌方面的内容细细研读,在此基础上编著了一本<鲁迅诗歌活动年谱>的书稿.但我当时所在的克山县,根本不具备从事中国现代文学史料研究的基本条件,我只好一方面利用出差或返沪探亲之机,沿路去各大城市的图书馆查阅资料,另一方面则通过书信向一些学者、专家和文学前辈们请教.我与锡金的联系就是这样开始的.  相似文献   
70.
美之所以被人所感知,是因为存在着吸引人的精神的品质。即:没有与精神同质的观念,那物质就不美。梅花拥有吸引诗人山上忆良的精神的品质。这就是梅花所拥有的傲然风骨这一美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