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3篇
劳动科学   1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22篇
丛书文集   12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46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71.
间隔生育现象以人口的自然生育间隔为基础,在现代社会的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下,越来越受到学界的重视。本文根据在某省农村H地区进行的27个个案访谈,发现了大间隔生育现象主要发生在父母于1965到1975年间出生的家庭,且大间隔生育的产生受到经济条件改善、农村养老缺乏保障、独生子女亲属支持网薄弱、邻里家庭生育选择带动、"以大带小"养育方式减轻负担、性别偏好推动、情感需求需要得到满足7方面的作用。同时,大间隔生育会加重家庭预期经济压力、对父母和一孩与二孩的关系产生双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72.
73.
吴艳文 《人口学刊》2014,(4):103-112
从1985年7月到2010年11月1日第六次人口普查,山西省翼城县"晚婚晚育加间隔"二孩生育试点已经实施了25年,是全国唯一持续这么长时间的试点地区。本文以第三、四、五、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翼城县计划生育报表、临汾统计年鉴和山西省统计年鉴等有关数据为依据,通过历史时期数据比较和不同政策实施地区比较的方法,对山西省翼城县"晚婚晚育加间隔"二孩生育政策试验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人口控制效果方面,翼城县的人口规模、人口增长速度均表现较好,而且出生性别比与全国和山西省相比要更合理些。翼城县"晚婚晚育加间隔"政策在实施中出现了高比例的不按政策执行的情况。  相似文献   
74.
文章通过对湖北省400多个农户点面调查分析发现,随着时代变迁,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农民的婚育行为发生着显著变化。主要表现为初婚年龄明显反弹,婚育间隔明显缩小,而生育间隔则受计划生育国策影响一度出现“人为”缩短痕迹。但在经过一段时间适应后,生育间隔再度回归“自然”。尽管在许多方面,民族间的婚育行为比较一致,但也存在不少差异。主要表现在苗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女性初婚年龄要显著早于汉族,而平均婚育间隔与生育间隔则长于汉族。教育对农民的婚育行为有明显影响,主要表现为初婚年龄随受教育年限的增加而明显推后,生育数量的期望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75.
CC公司的面试程序是:发布招聘广告——筛选简历——通知面试——第一次面试(初试)——第二次面试(复试)一录用。其中,第一次面试(初试)是由人力资源部负责招募的工作人员单独完成,即采用一对一的面试方式,第二次面试(复试)是由用人部门直接上级主管单独完成,即采用一对一的面试方式,第一次面试时间与第二次面试时间间隔一般在一周左右。整个招募过程中的两次面试采用的都是非结构化随意性面试的方式,特别是用人部门的直接上级主管不具备基本的面试理念和面试技巧,完全凭个人喜好或直觉来评价应聘者。  相似文献   
76.
基于福建省2977个流动人口职业流动的个体历时数据,应用Kaplan-Meyer方法和Cox比例风险模型方法,对不同性别流动人口的初职时间间隔及其影响因素的异同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与男性流动人口相比,女性流动人口离开初职的概率略小,但在初职的时间间隔偏短。在初职时间间隔的影响因素中,初职收入、教育年限、婚姻状态、家庭迁移类型和流入地城镇等级规模的影响存在性别共性,而家庭抚养比、职业类型、企业性质和来源地类型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77.
郭全芝 《云梦学刊》2005,26(3):35-37
屈原《九歌》中“兮”字的用法,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引起了一些争议。如闻一多、姜亮夫、郭绍虞、廖序东诸先生都有自己的主张。争论的焦点是“兮”有无语法意义。“兮”只是语气助词,“兮”在句中属上读。“兮”用在句中有隔离前后词语的作用(但不能简单地将此与标点符号的停顿作用相等同),从而帮助体现语法关系。  相似文献   
78.
针对MIMO频率选择性信道提出了一种分数间隔的判决反馈均衡器,其优点是既对时间同步误差不敏感,又能在消除码间干扰的同时不引入噪声增益。同时比较了分别采用最小均方算法和恒模算法的分数间隔判决反馈均衡器,并通过仿真,分析了这两种算法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最小均方算法和恒模算法相结合的算法,改进后需要的训练序列为LMS算法的1/3,其结果是误码率比恒模算法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79.
格雷厄姆·默多克是西方传媒政治经济学的主要开创者、当今英国“新左派”的代表人物。与传统的政治经济学不同,传媒政治经济学重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间隔”,善于从经济结构和所有制关系的层面来剖析大众传媒的内在矛盾,重新思考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公民身份和文化权力,由此,它是一种在后现代语境下对资本主义世界的文化解读。  相似文献   
80.
快速跳视是视觉导向跳视的一种特殊类型,它反映了视觉感觉-运动系统间经过大脑皮层的最短神经通路。影响快速跳视的发生率和潜伏期的因素包括:刺激呈现范式、练习效应、刺激物理属性、视觉场景及年龄。快速跳视的认知神经模型有三环模型和两系统假设。快速跳视产生主要涉及上丘、枕顶区和额叶眼区等大脑结构。未来的研究则需要从比较快速跳视与间隔效应的特征,比较不同实验场景及不同人群快速跳视的行为表现和神经结构的活动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