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13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0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80篇
理论方法论   18篇
综合类   217篇
社会学   23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18世纪初,安多地区藏传佛教主要寺院禅定寺和拉卜楞寺之间缔结宗教文化关系,是藏族历史和宗教史上的重大事件,这种关系的缔结,对藏传佛教在安多地区的广泛传播,藏族传统文化的不断发展及西北边疆地区的稳定都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文章以历代卓尼土司和嘉木样活佛的宗教文化联系作为切入点,从不同的视角阐述了禅定寺与拉卜楞寺的宗教文化关系,同时也概括了清代藏传佛教格鲁派在安多地区传播的特点.  相似文献   
22.
正库伦旗文化内涵非常丰富,可以说五彩缤纷,源远流长,其宗教文化更是具有深厚的底蕴。巴·苏和教授的新著《传奇的库伦文化》对这一独具特色的文化载体进行了不懈的挖掘,条分缕析,终成大卷。这是目前研究库伦旗文化最具学术性、整体性、综合性的著作。笔者甚至可以说这是一部总结性的著作,是对过去出版的,有关库伦旗文化成果的一次突破性的整理。历史上许多民族在库伦这个地方展示了自己的肌肉和灵魂。更远的不谈,在此地活跃了二百多年  相似文献   
23.
全国大部分地区虽已初步建立了“普惠加特惠”型的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但是,“普惠”型的社会保障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局限以及制度设计上的门槛,使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村残疾人得不到应有的保障,而专门针对残疾人群体的“特惠”型社会保障体系又残缺不全,不能满足农村残疾人的社会保障需求.通过对宁夏红寺堡区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实际情况的调研与思考,我们提出:完善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从有限特惠向专门保障制度的转向,同时应在“普惠”型的社会保障项目中强化对残疾人的特殊照顾.更重要的是对于农村残疾人的生活照顾,不能只求亮点,而是应当力求公平.政府购买服务的行为不应仅限于城市公益岗位,应当延伸到农村.  相似文献   
24.
大海寺始建于北朝,盛于唐代,北宋以后衰落。大海寺遗址出土的佛教造像以唐代中晚期造像艺术成就最高。文章探讨了大海寺的历史,并着重分析了唐代大海寺的佛教造像、宗教信仰及造像艺术。  相似文献   
25.
管守新 《西域研究》2008,59(2):9-20
棍噶札拉参活佛一生致力于兴教弘法.1864年新疆变乱四起之时,面对动荡不安的社会时局,他破戒从戎,组织武装,保护难民.面对沙俄的武装入侵与威逼利诱,他不畏强暴,组织军民奋起抗击,为捍卫国家主权与民族尊严、维护国家民族利益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26.
龙卫东 《中州学刊》2008,(3):159-163
<千载寺唐僧十力传碑>碑文的面世,为我们了解李道子提供了大量宝贵的信息.与相关史料比对研究,可以确定碑文的大部分信息比较可信.这些信息对于研究太极拳的起源、三教合一论以及古老的养生文化是弥足珍贵的.但是碑文中述及李道子为无极养生功的创始人则难以成立.有些论者认为李道子是太极拳的鼻祖,则是更加不可能的.不过,太极拳与无极拳以及千载寺的养生文化却一定存在着源远流长的承继关系.  相似文献   
27.
文章从建设特色文化大省的视角 ,将瞿昙寺独特的建筑风貌 ,历史和丰富的文物作为青海持色文化民族旅游的难得资源进行了新的探讨 ,并就瞿昙寺文物旅游的开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8.
位于青海省乐都县瞿昙乡的瞿昙寺 ,是由三罗喇嘛在洪武二十五年 (1392年 )创建 ,后经永乐、洪熙、宣德三代大规模扩建。寺院由围墙、山门、碑亭、佛塔、金刚殿、瞿昙殿、宝光殿、隆国殿、大小钟鼓楼、壁画、回廊、三世殿、护法殿等组成 ,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宫廷式风格的藏传佛教寺院  相似文献   
29.
瞿继娟 《现代妇女》2014,(1):196-197
纵观一百多年以来的历史,甘肃石窟的发现历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即20世纪初到三十年代之间的外国探险家发现科考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建国前的民国学者与国外学者合作发现科考阶段、建国后到文革前的政府文物普查发现保护阶段以及文革以后的科学考古发掘保护阶段。这一过程体现出我国近代考古学的逐步建立,以及将考古学的方法逐步运用于石窟发掘与保护进而建立石窟寺考古学学科的过程。  相似文献   
30.
侯卫东 《殷都学刊》2012,33(4):56-61
安阳修定寺唐代开元三年(715年)刻的《相州邺县天城山修定寺之碑》,清代的《安阳县金石录》、《唐文拾遗》都著录了碑文.原碑已经打碎,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有艺风堂旧藏拓本,拓本与著录文字相比勘,可以互相发明,最大限度地还原碑文的原貌.唐代修复后的修定寺塔至今尚存,仍然使用了北齐时期的塔基,该塔是我国迄今所知最早的塔基,碑文对包括该塔在内的始建于北齐时期的寺院建筑进行了详细地描述,对研究北齐佛教和皇家寺院建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