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53篇
  免费   183篇
  国内免费   34篇
管理学   183篇
劳动科学   8篇
民族学   117篇
人才学   19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1906篇
理论方法论   279篇
综合类   2636篇
社会学   98篇
统计学   18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77篇
  2022年   147篇
  2021年   171篇
  2020年   136篇
  2019年   138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122篇
  2015年   170篇
  2014年   249篇
  2013年   244篇
  2012年   291篇
  2011年   334篇
  2010年   335篇
  2009年   347篇
  2008年   517篇
  2007年   381篇
  2006年   296篇
  2005年   257篇
  2004年   187篇
  2003年   149篇
  2002年   152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41.
曾路 《民族学刊》2019,10(6):83-88, 134-136
定向思维模式的建构与解构实际上反映出认知结构的二重性特征,两者在文化认知活动中可互为挹注共存于对立统一关系里。因此,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范式的研究,不仅要重视建构之功能催生的符号化文化构成,还应关注解构之功能显现的非常见的文化元素。同时,只有弄清楚定向思维模式的建构与解构在文化认知中的意涵,才能明确定向思维模式的“趋向”和“专注”特点以及“惰化”和“孤立”倾向,从而为牵及民族文化事项的认知固化与迁移提供理论工具并用以指导多元文化实践。  相似文献   
142.
20世纪西方文论"强制阐释"倾向的形成决非偶然,它是西方文学批评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有其生成、发展的学理逻辑。本质而言,"强制阐释"是20世纪西方文论"理论的批评化"的表征,而从文学阅读——文学研究——研究文学的志趣转移则为理论介入批评实践提供了航标,"影响的焦虑"及读者意识的崛起强化了批评主体的创新意识和参与价值,话语文本观念的强势生成及深远影响则为阐释的意识形态性提供了理论支持。文化语境、批评主体、文本等因素形成的"合力"推动了20世纪西方文论"强制阐释"大行其事。  相似文献   
143.
在媒介融合时代背景下,融媒体形态实质上是不同媒介形态聚合关系形成的媒介系统,系统范式的研究就是梳理系统内要素"关系"的过程,不断嵌入媒介环境中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媒介资源的关系赋形、关系赋权和关系赋能。关系嵌入下的融媒体形态逐渐具有了平台组织的属性。随着关系的不断聚合,关系本身开始呈现数据化态势,以大数据为特征的融媒体生态环境逐渐开始生成。  相似文献   
144.
几乎与西方哲学被用于理解中国哲学的同时,中国学者便对西方哲学应用状况及其效果给予了密切关注和理性评估。针对西方哲学被用于理解中国哲学发生的意涵误读、价值肢解、话语垄断等现象,中国学者提出了回到中国文化的知识系统、义理系统、价值系统理解中国哲学的主张。此主张成为20世纪多数中国学者的解释根据和研究方法,从而在解释方法与价值立场两方面有效地回应了以西方哲学理解中国哲学的学术思潮。此主张即所谓"自我认知范式"。"自我认知范式"的发生与形成,不仅表明中国学者对以西方哲学方法理解中国哲学的行为自始至终都保持了观念上的警惕,而且表明中国哲学的内容、特质和精神很大程度上得到了保护,并因此成为有效消化、吸收西方哲学的重要途径。由于"自我认知范式"为"西方哲学用于理解中国哲学的实践与结果"所"逼"而生,因而不能不表现出论据的同一性、视域的狭隘性、结论的非确定性、价值的唯我性等限制,此即提示我们在坚持、发扬"自我认知范式"的同时,也必须努力突破这些限制,以推动中国传统哲学的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5.
《南方谈话》是对改革开放的新诠释与再表态,解决了改革的全局性、根本性和方向性问题,具有独创性特征。这一独创性谈话为中国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范式。研究邓小平的《南方谈话》需依托马克思唯物主义,导入库恩的范式转换理论,从理论范式创新和实践张力的视角,探讨谈话的缘由、内在逻辑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实践张力,对于"范式创新"及"范式转换"的运用及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成为"内生"主体自觉力量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6.
河北省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及其雄安新区建设的重要一环,具有很强文化资源禀赋。通过对河北省传统文化近期偏好、现代阐释和愿景设计的研究,为河北省消除地区文化差异和经济差异提供理论指导,并为之注入现代内涵,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47.
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文明和谐观,有必要去伪存真,还理论以本来面目,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历史的本质的考察所做的双向维度,从源头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的最高和谐境界,从而建构起科学的文明和谐观念。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站在以科学实践观为核心的辩证唯物主义,或实践唯物主义的哲学高度上,才真正实现跨越传统决定论和非决定论的藩篱,并将两者辩证地统一起来,为其文明和谐观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唯物史观在考察文明演进的过程中,综合了社会历史观和主体价值观的双向视角,从而科学论证了人类文明的和谐走向不仅是纯粹的道德理想,还是历史现实自身的运动。唯物史观以文明的和谐程度为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并且首先表现为生产力与人的双重评价尺度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48.
中国绿色发展方案是中国在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进程中所采取的理念、战略和行动,蕴含确立绿色发展理念、制定绿色发展战略目标和实施绿色发展战略举措等基本内涵。生产方式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体现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要求的技术范式、生产结构和社会形态的统一。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是反自然、不可持续的,因此,要以一种更为先进的生产方式来实现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超越。中国绿色发展方案的本质要求是实现生产方式的绿色变革,形成红绿交融的先进生产方式。以绿色发展促进生产力的高质量发展,推动生产力要素结构的生态转型,实现人类生产方式的绿色变革,是中国绿色发展方案本质要求的内在根据。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以获取物质资料方式为内核,以技术范式、生产结构和社会形态为圆圈形成同心环形结构,中国绿色发展方案通过形塑绿色技术范式、生态生产结构和生态文明社会来实现生产方式的绿色变革,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原创性贡献。  相似文献   
149.
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从现代工商文明之批判、南方贵族文化及父权之解构、主题之不确定性三方面等后现代视角入手阐释了艾米丽悲剧命运的根源,指出艾米丽一生受到父权、家庭、传统与新兴资本主义工商势力多重压制与迫害,人性严重扭曲,丧失了自我;在充满宽容、理解的民主人道主义社会建立之前,其悲剧命运无可避免。  相似文献   
150.
十七年文学批评的外来理论资源主要是前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伴随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历程和中苏关系的跌宕起伏,中国文学批评的接受表现出极不稳定的状态。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意识形态阵营的同一性和本土原生理论的孱弱,十七年文学批评汲取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中的政治实用成分。在中苏关系出现分歧后,在双百方针的鼓舞下,十七年文学批评获得了较为广阔的阐释空间,为多元化的文艺理论探讨提供了可能。随着中苏关系的断裂和大跃进、人民公社等运动的开展,浪漫主义因素重新进入文学批评的视野,两结合成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主流批评话语,显示了本土经验强大的同化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