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2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56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47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13篇
丛书文集   191篇
理论方法论   31篇
综合类   343篇
社会学   22篇
统计学   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81.
肖高键 《老年人》2005,(9):39-39
“抗日烽火起卢沟,一纸降书出芷江。”我出生在抗日战争年代,饱受了颠沛流离的逃难之苦,对日本侵略者给中国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可谓刻骨铭心、永世难忘。振兴中华,毋忘国耻。很早以前,我就想到卢沟桥去看看,到芷江受降坊看看。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的日子里,我终于有机会来到芷江垅坪乡七里桥村,参观被誉为“中国凯旋门”的抗日战争胜利受降坊。走近这座闻名中外的受降坊,我的心猛地跳动起来,思绪也像放飞的鸟儿,在历史的时空中拍打着翅膀……那雄伟庄严的四柱三拱门式建筑,就是中华抗日英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浇…  相似文献   
82.
《中文信息》2005,(8):17-20
硗碛藏乡以前叫硗碛寨,现仅有4个自然村,全乡面积达955.9平方公里,人口约1200多人,85%是藏族。又称青衣羌人。“硗碛”从字面上讲,“硗”意思为坚硬的地,“碛”指沙石浅滩或沙漠。总意为荒芜贫穷之意。但在嘉戎藏语语音含义,又可解释为“舒畅的心情”。现在藏乡人民已把硗碛的夹金山开发为风景旅游区,自豪地称为。“宁旺亚布(阳光洒满的地方)”。硗碛至今还保留着传统的民俗。手工艺品.服饰也五彩宾纷。锅庄舞、狮灯、龙灯、牛灯狂舞“上九节”(正月初九);天鹅孵蛋.“五一”朝天、空中取宝、老鹰抢蛋。佛教节日“抬菩萨”等,无不展示了硗碛藏乡丰富独特的民族风情。  相似文献   
83.
84.
大约在公元1200年至1550年(即所谓的"宋—元—明转型期")之间,由于士大夫数百年的经营,徽州府士人的地方认同感极强。但是到了1570年代初,歙县有人提出自明初以来本应徽州府六县共担的"人丁丝绢"一直是由歙县独自承担,请求当局对此作出公正处理。由此引发一场歙县和徽州府其他五县之间的对抗,最终在1577年发生群体性抗议活动和暴力冲突,颠覆了阖府认同。在各级官府的干预下,人丁丝绢事件以皆大欢喜的方式收场,作为地方行政体系中一单位的、由王朝国家所定义的徽州又得到彰显。徽州府人丁丝绢事件揭示了中国帝制后期地方主义的几个重要特点。第一,地方认同可以同时在几个规模层面的"地方"(主要是府或县)上生成,这也就使得"乡邦"的概念在地理上很模糊,最终在所有规模层面上都削弱了"乡邦"的政治号召力。第二,"乡邦"在地理上的模糊性的背后,是虽然时有伸缩,但从来定义明确的国家权力。第三,地方认同在规模上的可变性同时也造成其作为政治力量的不可捉摸性。人丁丝绢事件也清楚地显示,徽州阖府认同从未被赋予过独立的、不可化约的政治价值。如果它对朝廷无害,能为乡人带来好处,则它就可以长盛不衰。但是如果这些条件消失,它就有可能遭到上来自国家、下来自各县的挑战,很快崩塌,并丧失对徽州作为"地方"的定义权,将其让渡给在政治权力和合法性地位两方面都比它强大得多的朝廷。在这个意义上,徽州府的人丁丝绢案极好地展示了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帝国内部的"地方"在意识形态上的贫困。由于社会和国家之间没有明显分离,地方士大夫很难像西欧的地方精英一样要求地方自有的权力和尊严,士大夫的地方主义只能在国家划定的框架内运作。在帝制时代晚期的中国,离开国家而想象地方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85.
徐芳 《民族论坛》2015,(1):106-110
<正>侗族作家姚茂椿先生的散文集《苍山血脉》,让我越看越怀有肃穆和崇敬之意。生平第一次,在看完一本书后,我会如此地沉思良久。先生在书中大为推崇的侗族大歌,那美得让人窒息的高亢旋律,带着原始的野性喷薄而出,让人畅快淋漓。美丽的侗族音符敲击着人的脑神经,让我久久不能平静。先生的笔下,是侗文化浸润出来的大气磅礴的绚丽画卷;是那绵延苍山里,延续着的最滚烫的侗家血脉。而先生则无疑是舞水河畔侗乡文化的踏歌人。  相似文献   
86.
<正>北宋重和元年(1118年),已经36岁、屡屡科场失意的綦崇礼终于时来运转,考中了进士。这天清晨,他租了一匹马,骑着出去办事,经过一条街巷的拐弯处时,突然遇到一位卖药翁。这老翁约莫五十岁开外,肩上挑着副装饰华美的药架担子,架子上搁着数十只白色瓷罐,罐子里装着烹制好的熟药,显然,他也要赶早卖个好价钱呢。綦崇礼急忙一拉缰绳,马儿受惊后长嘶一声,前蹄一蹶,正好撞上了药架,  相似文献   
87.
本文首先对乡村治理和乡村治理结构的概念做出界定,然后梳理了乡村治理结构研究的各种观点,并对当前的研究做出总结性评价:一是注重在整体的国家权力体系中研究,对村治本身的关注较少;二是以西方理论范式与概念体系为主,本土化理论较少;三是对传统乡村治理结构的历史梳理较多,学理反思较少。最后抛砖引玉地提出乡村治理结构研究应该正确处理三对关系:村庄内部治理机制和国家权力体系的关系、中国经验与西方理论范式的关系、传统治理资源和现代治理结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88.
郭永东  瑾轩 《决策》2014,(8):92-94
一 莫雨到南方跑引资碰壁多次,终于与张总见了面。 按说莫雨当县长不该出来受这份罪。虽然春江是吃国家救济的全国贫困县,可庙穷也不缺他方丈的。 莫雨想他为什么出来引资?莫雨跟副省长是一个村的人,大学毕业后父亲托副省长的关系给他安排工作,扛了袋自家种的红薯。现在莫雨都不清楚他当县长是否跟副省长有关。年初他去省城开会,会后副省长跟他握手时让他好好干,说是南方有个好项目。  相似文献   
89.
中国诙谐文化传统中常见的有关乡愚——即乡镇愚民的形象主题在鲁迅的作品中具有重要作用。乡愚形象因素——无知、错讹、琐碎的物质生活以及谣言与传说构成了一种与城市/官方文化相对峙的世界感受,鲁迅创造性地利用与发挥了这些因素,对传统的占据统治地位的价值观与历史观实行颠覆与消解。  相似文献   
90.
《仁峰集》所载丰富史料显示出明中叶徽州地区政治、经济和社会的激烈变化。政治方面体现在赋役的改革和基层管理体系的调整。经济方面体现在职业的选择,业贾和习儒并举,在儒贾互动的过程中,儒贾观达到一种新的平衡。社会方面体现在宗族世婚制依然盛行,又有所松动。《仁峰集》所载史料反映了当时徽州社会的一般特点,对阐释整个明中叶社会的不少问题亦具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