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44篇
  免费   326篇
  国内免费   53篇
管理学   894篇
劳动科学   67篇
民族学   177篇
人才学   190篇
人口学   22篇
丛书文集   2874篇
理论方法论   548篇
综合类   5944篇
社会学   701篇
统计学   106篇
  2024年   77篇
  2023年   269篇
  2022年   284篇
  2021年   370篇
  2020年   319篇
  2019年   296篇
  2018年   113篇
  2017年   211篇
  2016年   282篇
  2015年   488篇
  2014年   939篇
  2013年   683篇
  2012年   676篇
  2011年   769篇
  2010年   738篇
  2009年   702篇
  2008年   811篇
  2007年   657篇
  2006年   538篇
  2005年   437篇
  2004年   382篇
  2003年   287篇
  2002年   271篇
  2001年   276篇
  2000年   194篇
  1999年   119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87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35年   1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9 毫秒
371.
论学人之诗     
"学人之诗"有两重意义,本意是指学人所创作的诗歌,派生意是指不是学人所作但具有学人之诗风格和特征的诗歌.学人之诗体现出学术意识和学术精神,在诗歌创作中引进了学术研究的方法,常以专门之学人诗,具有质实沉厚的风格.由于人们在实际使用中的随意或"各取所需",使得"学人之诗"这一概念容易产生歧义和误解.学人之诗同诗人之诗的审美特征有较大的不同,诗人之诗多体现出艺术之美,学人之诗多体现出学理之美.囿于成见和偏见,学界对学人之诗的研究出现不应有的缺位.  相似文献   
372.
芥川龙之介在小说《罗生门》的情节构思中,采用了对比叙事的手法,创造了某种独特而强烈的感觉,在特定的时空世界里,事物、人性皆呈现出极端对立的状态.捕捉这样极端对立的状态,同时抓住从一个极端向另一个极端转换的过程,成为这部小说文学审美层面上最为核心的部分.在《罗生门》中,他展现了自己对人性善恶的巧妙把握,并最终确立了自己独特的艺术审美原则.这部小说可以看成芥川文学借助于古典,确立于近代的一次成功的精神努力.  相似文献   
373.
马宁 《阴山学刊》2014,(2):5-10
传播力和媒介使用者的关系,在中性技术的作用下从大众传播语境到新媒体语境发生了一系列的变迁,这些变迁对如何解读新媒体的发展和传统大众媒介的变革提供了新的观察视角;在传播力和媒介使用者关系变迁的过程中,大众媒介的数字化和关系化、信息网络的社交化和媒介化、多场域复合扩张与连续在场,共同呈现出已成为技术现实的无处不在的媒介和持续不断的信息流,而传播力和媒介使用者的关系变迁将让这种技术现实继续转化为社会现实,并带来信息价值和媒介伦理等值得反思的潜在问题.  相似文献   
374.
从误读"充实之谓美"到美育的理论瓶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毅  喻琼 《江汉论坛》2005,(7):103-105
先秦儒家的美学经典,从来不以"美"为论美术语.<孟子>"充实之谓美"也不是"儒家美学的代表言论".忽视这个事实,必然阉割先秦儒家美育思想,造成美学研究的混乱.有鉴于此,本文从<孟子>使用"美"的习惯,"充实之谓美"的语境,注家对"六善"的考证,儒家主要美学经典的主要术语,"美"善"的语源学及其关系,以及学术常识等众多维度,考辨、剖析了"充实之谓美"的旨趣,否定了把"充实之谓美"作为"德育包括美育"理论基石的谬误.  相似文献   
375.
实行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是党的十七大关于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和增强党的创新活力的一项新的制度设计.在党代表任期制的运行中,党代表的胜任力和执行力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其中胜任力是执行力提高的基础,执行力则是胜任力优化的动力.在胜任力与执行力的组织体系中推进胜任力模型建构,有助于在执行力的目标指引下夯实党代表的胜任特征,在提升党代表的胜任力过程中解决党代表执行组织相关任务中所面临的新问题.从执行力的视角研究胜任力模型,高效实行党代表任期制战略,选拔和培养具有胜任特征的党代表,带动党代表之整体执行力的提高,将是充分彰显党代表任期制的功能与优越性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376.
英敛之、《大公报》与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大公报》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创办人英敛之及其后继者张季鸾、胡政之、吴鼎昌和王芸生等大公报人的历史考察 ,探讨大众传媒与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变迁的内在关系。认为《大公报》的出现与持续发展 ,本身就是社会文化变迁的体现。作为具有全国影响的报纸 ,《大公报》不仅记录和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的历程 ,而且参与和推动了中国社会文化的转型  相似文献   
377.
章正璋 《江海学刊》2012,(1):222-227
法国民法上的无权买卖合同无效是相对无效,也就是可撤销。买方不撤销合同的,合同有效;买方撤销合同的,合同自始无效,买方有权要求无权出卖人承担缔约过失责任。无权利人在出卖他人之物以后获得了权利人的授权或者取得了标的物所有权,其原先签订的无权买卖合同有效。对于无权买卖合同,买方如为善意则可主张即时取得。善意购买人占有和用益购买的标的物如果受到侵扰或者追夺,出卖人须承担权利瑕疵担保责任。对于不动产,除了适用即时取得外,还适用时效取得。法国民法上的无权买卖合同,涉及有效、无效、可撤销、缔约过失责任、权利瑕疵担保责任、违约或侵权责任、善意取得、时效取得以及权利表见等多项制度,构成一个内容完整、结构严密的效力体系。  相似文献   
378.
孟子言人性善,对"性"与"善"缺乏确定性,故后世对孟子性善论就出现了不同的理解并引发争辩。究其原因是孟子人性论具有内在矛盾:孟子不分人的本然之性与社会属性,混淆人性本善与人性可善,人是否固有"四端"前后矛盾,以人兽对比证明人性善,不合逻辑。  相似文献   
379.
本文揭示了汉代所开创的那个解释传统的完全错误的性质及其完全错误的逻辑发展 ,指出作为这个解释传统之理论基础的假借之学和考据之学本质上是一种逃亡之学 ,它不仅逃离了作为它的解释对象的先秦本文的内在思想逻辑 ,而且也逃离了先秦本文的语言文字本身 ,从而使之成为与本文完全无关的东西  相似文献   
380.
清华简《赤鹄之集汤之屋》是一篇先秦小说,对于中国古代文学史研究意义重大,经整理者释读,基本可以通读,但是,篇中诸如“洀”“(瘭)”“(撩)”“楚”“(謇)”“疾”等字,整理者的释读恐怕均于义未安,造成相关文句文义不够通顺,影响对这篇小说的解读,需要做出新的释读.另外,个别断句仍需推敲.“将(撩)楚于飤亓祭”句,整理者断句为:“将(榛)楚,于飤亓祭.”这样断句无法讲通,应该考虑断句为:“将(禚),楚(速)于飤亓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