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11篇
  免费   228篇
  国内免费   51篇
管理学   776篇
劳动科学   41篇
民族学   107篇
人才学   124篇
人口学   213篇
丛书文集   1768篇
理论方法论   328篇
综合类   4042篇
社会学   507篇
统计学   484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159篇
  2022年   126篇
  2021年   179篇
  2020年   189篇
  2019年   193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206篇
  2016年   213篇
  2015年   295篇
  2014年   493篇
  2013年   469篇
  2012年   495篇
  2011年   597篇
  2010年   522篇
  2009年   551篇
  2008年   754篇
  2007年   589篇
  2006年   425篇
  2005年   392篇
  2004年   342篇
  2003年   275篇
  2002年   253篇
  2001年   177篇
  2000年   127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31.
翻译涉及到语言和文化。本文从五个方面阐述了不同的文化观念给翻译带来的困难,并以举例的方式提出了解决这些困难的方法。  相似文献   
32.
“多元文化”的修辞、政治和理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前流行在台湾的这个多元文化还大致是一个意识形态修辞,在形式地提倡多样性的同时,压缩社会平等、包容性的公民身份以及两岸和平的进步论述空间,自我矛盾地成为统合内部对抗他者的一元文化动员话语,所以必须要严厉批评。作为一个理论概念,它没有诚实地自省它的很多问题,包括民族国家与帝国的典范问题、资本主义的文化蒸发问题与特殊性的激进化问题。在时间政治、空间政治以及主体能力这三个方面都重新构思过的多元文化,才是值得我们支持的激进的多元文化。  相似文献   
33.
探讨了意象的渊源及其互为影响、超越时空的意象差异、不同语境的理解与阐释以及意象作为文艺作品生命的细胞,并分析了它们在跨文化交流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34.
企业家阶层是一种宝贵的人力资源,它对提高企业竞争力至关重要。但这一阶层在我国形成较滞后,为此,剖析了其滞后的原因及着重提出在完善制度对策建设方面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35.
通过具体事例指出中西方在习俗上的差异,重申了解中西方习俗差异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尤其体现在英语语言教学中,中西方习俗差异与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培养存在必然的联系,在教学中,教师应扩大学生接触异国习俗的范围,使他们提高对中外习俗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达到英语教学的真正目的。  相似文献   
36.
北宋前中期富民阶层在经济政治"新变"背景下得到迅速发展,这一阶层的某些属性决定了富民必然有诗词消费需求。富民阶层的精神需求与群体心态,对诗词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了满足富民阶层需要而写作的诗词,随之具有了某些较为固定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37.
如果把爱的语言罗列出来,你会看到什么?爱的表达不仅仅在口头上,还渗透于日常行为中。同时,我们可能还会对爱的语言产生误解和忽视。最要命的是,你和你的伴侣爱的表达差异很大,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却说着不同的语言。  相似文献   
38.
宋代绍兴城镇发展简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宋代绍兴地区城镇已得到初步发展 ,并呈现出城市化趋势 ,其原因是社会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交通发达。这一时期城镇的发展 ,无论是数量、规模 ,还是经济发展状况、市镇管理等 ,均居于浙江地区的前列 ,为明清时期的进一步繁荣奠定了基础。但各地城镇的发展又是不平衡的 ,显示了一定的地区差异 ,并从城镇居民的生活中 ,反映出社会的贫富现象。  相似文献   
39.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民族文化共性和个性方面均可看出英汉习语存在着不可忽视的文化差异,应当借助语用学的理论,科学地确定英汉习语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40.
彭顺生 《学术研究》2005,(12):114-117
本文运用历史比较的方法,揭示了15、16世纪中西大航海在背景、动因、组织形式、目的、性质等方面的差异,分析了大航海对中西社会历史发展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